当前位置:商城首页>

微生物学(第5版)(中文版)

¥262.80¥262.80
  • 作  者:(美)普雷斯科特 著,沈萍 译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书  号:9787040121704
  • 版次:1
  • 出版时间:2003/7/1
  • 印次:1
  • 图书开本:16开
  • 页数:1042
购买数量:
- +(库存件)
已下架

商品介绍

 这本书分成11个部分,开始的6部分是介绍微生物学的基础:微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的结构、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代谢、分子生物学、遗传学、DNA技术和基因组,以及病毒的特性。第Ⅶ部分是微生物世界的俯瞰。在本书的第5版中,细菌的概观是严格地按照即将出版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的总体编排而构成的。虽然重点是细菌,但真核微生物也给予了相应的重视。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就其本身的特性而言是重要的,在25-27章中,有关它们的生物学的介绍对于理解临床医学和微生物生态学各种不同的论题是必要的。第Ⅷ部分聚焦在微生物与其他的有机体和环境的关系(微生物生态学),也介绍了水和陆地的微生物学。为了使关于水和陆地生境的那些章节编写不至于冗长,故将其一般原理放在第28章的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微生物学中进行介绍,这一章也叙述了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各种类型。例如互利共栖、初级合作、偏利共栖和在环境中发生的捕食作用。第Ⅸ和第Ⅹ部分涉及致病性、抗性和疾病。第Ⅸ部分的3章描述正常微生物群、非特异性宿主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方面和医学微生物学。第X部分首先论述微生物的致病性、抗微生物的化学疗法和流行病学这样一些必须的论题,然后第38—40章概括了主要的人类微生物的疾病。疾病的概述基本上以章为单位进行分类编排,每一章中所涉及的疾病又按传播方式编写.这种处理方式提供了机动性,使学生容易获得任何感兴趣的疾病信息。这种概述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目录,之所以介绍这些疾病,是由于它们在医学方面的重要性和能够阐明疾病及抗性的基本原理。第Ⅺ部分是本教科书的结尾,介绍了食品和工业微生物学。5个附录可帮助学生复习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了解本书未完全涵盖的重要论题的额外信息。

目录

前言
致学生
形象化预览
第Ⅰ部分 微生物学概论
 第1章 微生物学的历史和范围
 第2章 微生物结构的研究:显微术和样品制备
 第3章 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4章 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Ⅱ部分 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和控制
 第5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
 第7章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控制微生物
第Ⅲ部分 微生物代谢
 第8章 代谢:能量、酶和调节作用
 第9章 代谢:能最的释放和贮藏
 第10章 代谢:生物合成中能量的利用
第Ⅳ部分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
 第11章 基因:结构、复制和突变
 第12章 基因:表达和调节
 第13章 微生物重组和质粒
第Ⅴ部分 DNA技术和基因组学
 第14章  重组DNA技术325
 第15章 微生物基因组学
第Ⅵ部分 病毒
 第16章 病毒:概沦和基本特征
 第17章 病毒:噬菌体
 第18章 病毒:真核生物的病毒
第Ⅶ部分 微生物世界的多样性
 第19章 微生物分类学
 第20章 古生物
 第21章 细菌:异常球菌和革兰氏阴性非变形杆菌
 第22章 细菌:变形杆菌
 第23章 细菌: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第24章 细菌:尚G+C含量的革兰氏附性细菌
 第25章 真菌(真菌门)、粘菌和水霉
 第26章 藻类
 第27章 原生动物
第Ⅷ部分 生态学和共生
 第28章 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微生物生态学
 第29章 水生环境中的微生物
 第30章 陆地环境中的微生物
第Ⅸ部分 非特异性抗性和免疫应答
 第31章 正常微生物群和非特异性宿主抗性
 第32章特异性免疫
 第33章医学免疫学
第Ⅸ部分 微生物疾病及其控制
 第34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
 第35章 抗微生物的化学疗法
 第36章临床微生物学
 第37章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第38章 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
 第39章 细菌弓c起的人类疾病
 第40章 真菌和原生动物引起的人类疾病
第Ⅺ部分 食品和工业微生物学
 第41章 食品微生物学
 第42章 工业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附录Ⅰ 生物分子的化学复习
附录Ⅱ 常见的代谢途径
附录Ⅲ 依据第一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原核生物分类
附录Ⅳ 依据第二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原核生物分类
附录Ⅴ 病毒的分类
名词解释
索引

前言

买家评论

正在加载名片...
发表学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