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城首页>

工程力学1

¥23.40¥23.40
  • 作  者:刘均、范钦珊、景荣春、王琪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书  号:7040110741
  • 版次:1
  • 出版时间:2002/6/1
  • 印次:1
  • 图书开本:16开
  • 页数:398
购买数量:
- +(库存件)
已下架

商品介绍

     《工程力学(1)》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考虑到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要求,基础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改革已成共识。为适应改革,很多学校的基础力学课程已经由原来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工程力学课程。新的教学计划中,课程的教学总学时数也有大幅度减少。
       著者针对上述教学改革形势,在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础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加以分析和研究,力图在新编的工程力学教材中,做到用有限的学时使学生既掌握最基本的经典内容,又能了解基础力学的工程应用以及最新进展;同时,希望这本新编的工程力学教材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能够为广大院校所采用。
       全书分(1)、(2)两卷。《工程力学(1)》为第(1)卷。第(1)卷为工程静力学和弹性静力学,第(2)卷为工程运动学、工程动力学和工程力学专题。这种模块式结构可以组合成多种类型学时的工程力学课程:《工程力学(1)》可作为少学时课程的教材;《工程力学(1)》和《工程力学(2)》中的工程运动学、工程动力学可作为中学时的课程教材;全书(1)、(2)两卷适用于多学时课程的教材。《工程力学(2)》中的工程力学专题主要涉及能量法、动应力和材料的力学行为等新内容,可以供各院校选用。
《工程力学(1)》配有《工程力学电子教案》、《工程力学电子书》、《工程力学习题全解》及《工程力学学习指导及解题指南》。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目录

 

  目录

  工程力学课程总论

  1 工程与工程力学

  2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与模型

  2-1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2 工程力学的两种主要模型

  3 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3-1 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

  3-2 工程力学的实验分析方法

  3-3 工程力学的计算机分析方法

  第一篇 工程静力学

  第1章 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模型

  1-1-1物体的抽象与简化——刚体

  1-1-2集中力和分布力

  1-1-3约束

  1-2 力的基本概念

  1-2-1力与力系

  1-2-2静力学基本原理

  1-3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1-3-1力对点之矩

  1-3-2力对轴之矩

  1-3-3合力矩定理

  1-4 工程常见约束与约束力

  1-4-1单侧约束

  1-4-2刚性约束(双侧约束)

  1-5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6 结论与讨论

  1-6-1本章最基本的概念

  1-6-2本章最重要的方法

  1-6-3关于平衡原理

  1-6-4关于静力学原理的适用性

  习题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2-1 力系等效定理

  2-1-1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2-1-2力系等效定理

   2-2 力偶与力偶系

  2-2-1力偶与力偶系

  2-2-2力偶的性质

  2-2-3力偶系的合成

  2-3 力系的简化

  2-3-1力向-点平移定理

  2-3-2空间-般力系的简化

  2-3-3力系简化在固定端约束力分析中的应用

  2-4 结论与讨论

  2-4-1关于力矢、主矢、力矩矢、力偶矩矢以及主矩矢的矢量性质

  2-4-2关于合力之矩定理及其应用

  2-4-3关于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2-4-4关于实际约束的简化模型

  2-4-5关于力偶性质推论的应用限制

  习题

  第3章 力系的平衡

  3-1 平衡与平衡条件

  3-1-1平衡的概念

  3-1-2平衡的充要条件

  3-2 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3-2-1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

  3-2-2空间力系的特殊情形

  3-3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3-3-1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

  3-3-2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3-4 平衡方程的应用

  3-5 静定和超静定问题的概念

  3-6 简单的刚体系统平衡问题

  3-7 结论与讨论

  3-7-1受力分析的重要性

  3-7-2求解刚体系统平衡问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7-3正确地进行直观判断,提高定性分析能力

  3-7-4求解超静定问题的方法简述

  习题

  第4章 刚体静力学专题(75-99)

  4-1 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

  4-1-1桁架及其工程应用

  4-1-2桁架的力学模型

  4-1-3桁架静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4-2 摩擦与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4-2-1工程中的摩擦问题

  4-2-2滑动摩擦力库仑定律

  4-2-3摩擦角与自锁现象

  4-2-4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4-2-5滚动摩阻概述

  4-3 结论与讨论

  4-3-1关于桁架分析的几点结论

  4-3-2关于桁架的几点讨论

  4-3-3关于摩擦平衡问题的重要结论

  习题

  第二篇 弹性静力学

  第5章 静力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弹性体(102-121)

  5一l 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附加内力

  5-2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内力分量

  5-2-1内力主矢、内力主矩与内力分量

  5-2-2内力分量的正负号规则

  5-3 外力与内力之间的相依关系

  5-3-1弹性体平衡原理

  5-3-2截面法

  5-3-3杆件内力分量变化的一般规律

  5-3-4控制面

  5-3-5描述载荷与内力分量之间关系的平衡微分方程

  5-4 内力图

  5-4-1轴力图

  5-4-2剪力图与弯矩图

  5-5 刚架的内力

  5-6 结论与讨论

  5-6-1力系简化方法在确定控制面上剪力和弯矩时的应用

  5-6-2平衡微分方程的灵活应用

  5-6-3叠加原理的应用限制

  习题

  第6章 弹性静力学的基本概念(122-132)

  6-1 弹性静力学概述

  6-2 弹性体及其理想化

  6-2-1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

  6-2-2各向同性弹性体的均匀连续性

  6-3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

  6-4 应力及其与内力分量之间的关系

  6-4-1分布内力集度——应力

  6-4-2应力与内力分量之间的关系

  6-5 正应变与切应变

  6-6 线弹性材料的物性关系

  6-7 T程结构与构件

  6-8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6-9 结论与讨论

 6-9一l 关于刚体静力学模型与弹性静力学模型

   6-9-2关于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点

  6-9-3关于刚体静力学概念与原理在弹性静力学中的可用性与限制性

  习题

  第7章 简单的弹性静力学问题(132-160)

  7-1 杆件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内力与应力

  7-1一l 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

  ……

  第8章 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

  第9章 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

  第10章 应力状态分析

  第11章 强度失效分析与设计准则

  第12章 杆类构件的静载强度设计

  第13章 弹性杆件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14章 压杆的平衡稳定性与压杆设计

  附录A 学习研究问题集

  附录B 型钢规格集

  附录C 习题答案

  附录D 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主编简介

  

作者简介

范钦珊,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固体力学教研室副主任、教育部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基础力学课程指导组组长、国家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项目总负责人。

长期从事“非线性屈曲理论与应用”、“反应堆结构力学”、“结构的疲劳与寿命”、“输电线路导线的非线性运动与舞动”、“输电线路铁塔的优化与CAD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从事“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反应堆结构力学基础”、“板壳应力与设计”、“非线性弹性稳定理论”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工作。出版教材、专著与译著18部共约700余万字;在国内、外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0余篇。

1979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9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5年、1996年获电力部、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1997年两次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2001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前言

买家评论

我要评论(共0条) 我也说一句
正在加载名片...
发表学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