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30.60¥30.60
  • 作  者:李秀林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书  号:9787300061283
  • 版次:5
  • 出版时间:2004/11/1
  • 印次:7
  • 图书开本:16开
  • 页数:370
购买数量:
- +(库存件)
已下架

商品介绍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简称《原理》)的第五版。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原理》以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明晰等鲜明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从第一版到第四版,《原理》发行了1000万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宣传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这同时表明了它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
  但是,自1995年《原理》第四版出版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取得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新经验表明,《原理》的内容和结构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阐述和补充,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妥善处理,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问题应得到充分体现。? 
  更重要的是,《原理》第四版出版的九年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看,世界进入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样化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内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也进 入到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史任务的 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派”,它应该也必须关注现实,注重同现实进行“对话”,从而以哲学的方式概括并反映新的实践所提出的新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决定对《原理》再进行一次修订,因而向读者献上这本《原理》第五版。?
  《原理》第五版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加上“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而自从历史也得到 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同时,《原理》第五版又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哲学史上看,马克思之所以能发动一场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他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 此为基础正确地解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实践唯物主义。用“实践 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但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形 态,而是同一种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表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重在改变世界,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否定性的辩证法”,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又是实践的。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观是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 “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力求全面而又 科学地阐述实践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系统而又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贯穿《原理》第五版的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体系重在阐述学科的基本观点,它既要依据学科的科学体系,又要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在编写《原理》第五版时,我们考虑到这一点,力图设计一种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所以,《原理》第五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结构也做了新的安排,并力图以这样一种新的结构来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再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任何一门教科书的任务,都是阐述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是 如此。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本身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原理》第五版对有关问题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对于像物质统一性、决定论、反映论这样一些已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科学的新成果讲出新内容。所以,《原理》第五版增加了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认识与虚拟这样一些内容。?
  第二,有些观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没有涉及或未重视这些观点。为此,《原理》第五版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关系及其制度化、人的异化及其扬弃等。?
  第三,有些观点在经典作家那里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证,而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又日益突出了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问题。对这样一些观点,应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此,《原理》第五版增加了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一些内容。?
  第四,有些观点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至今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随着学科的分化,这些观点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内容了,如阶级、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就成为政治学的内容了。对于这样一些观点,《原理》第五版没有列出专章来详尽展开,只是在有关章节中有所涉及。这样做,主要是适应学科的分化,而不是说这些观点不重要。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确定以 后还要不断调整的过程。
  《原理》第五版的定位仍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适合文科的各个专业,包括哲学专业。同时,在编写过程中 ,我们又充分考虑了教育部200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校两课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并力图使二者结合起来。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要贴近教师 、贴近学生,适应教学实践。但这种适应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适应中的提高,提高中的引导。所以,《原理》第五版力图站在当代实践的基础上,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吸取哲学研究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哲学不仅是 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智慧,一种生活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和批判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不能仅仅传授“知识”,仅仅适应教学,更重要的是,它应激发学生的反思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拓宽理论视野,提升理论境界,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从《原理》第一版到第五版,时间跨度为22年。正是在这22年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重要突破,《原理》第一版到第五版从一个侧面反映并体现了这一历史进程及其重大进展。所以,我们把《原理》第一版至第四版的 目录附在后面,以 希“窥一斑而知全貌”。

目录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二、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三、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体现?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第二节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一、人的社会价值
  二、人的个人价值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令人价值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
 第一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四、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第六章 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二、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矛盾论与系统论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与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三、“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一节 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一、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一、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
  二、社会革命和改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形式
  三、伟大人物: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
  四、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第三节 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一、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八章 认识与实践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
  一、实践: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认识的种系发生
  三、认识的个体发生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
  三、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
 第三节 认识的结构
  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二、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
  三、认识结构演化与发展的特点
第九章 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
 第一节 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基本形式
  一、认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
  二、认识的感性形式及其社会历史性
  三、认识的理性形式及其本质
 第二节 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反思、建构与虚拟
  三、语言、符号与认识
  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五、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十章 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
 第一节 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方法
  一、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及其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一、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三、当代科学思维方法群
  四、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第十一章 真理与价值  
 第一节 真理
  一、真理及其属性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三、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与人的生存实践
 第二节 价值
  一、价值的客观基础
  二、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三、价值的相对性
  四、价值与评价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三、实践: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第十二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一、社会进步的基本含义
  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
  三、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第二节 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
  一、社会进步中的人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二、人的异化及其扬弃:从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
  三、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
附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版至第四版目录

前言

买家评论

我要评论(共0条) 我也说一句
正在加载名片...
发表学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