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院校《口腔解剖生理学》第5版新世纪课程教材,是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2002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口腔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第三届三次会议暨第五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的精神,在第4版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主要供高等医药院校KI腔医学类专业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使用。 本着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宗旨和加强基础知识、注重素质教育、明确教材定位、注意博采众长和强调整体优化的要求,编委们对第4版教材各章节内容进行了认真地修订。修订后的第5版教材,力求体现下列特点:①注意精选内容,力求深广得度;②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循序渐进;③注意学科衔接,避免重复脱节;④弘扬民族文化,培育爱国思想;⑤适当反映进展,做到逐步更新;⑨图文密切配合,以便教、学使用。 按照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本教材共分7章:①绪论;②牙体解剖生理;③牙列、殆与颌位;④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⑤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⑥颅部局部解剖;⑦口腔功能。全书插图345幅、彩图8幅。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方法 (一)注重实践 (二)善于总结 (三)多加强化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节 牙的演化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一)鱼类 (二)两栖类 (三)爬行类 (四)鸟类 (五)哺乳类 二、牙体形态演化学说 (一)三尖学说 (二)联合学说 第二节 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 一、牙的分类 二、牙的功能 (一)咀嚼 (二)发音和言语 (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三、临床牙位记录 (一)部位记录法 (二)palmer记录系统 (三)通用编号系统 (四)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第三节 牙的组成部分 一、外部观察 (一)牙冠 (二)牙根 (三)牙颈 二、剖面观察 (一)牙釉质 (二)牙骨质 (三)牙本质 (四)牙髓 第四节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一)应用术语 (二)牙冠各面的名称 二、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一) 牙冠的突起部分 (二)牙冠的凹陷部分 (三)斜面 (四)生长叶 第五节 牙体外部形态 一、恒牙外形 (一)切牙组 (二)尖牙组 (三)前磨牙组 (四)磨牙组 (五)恒牙应用解剖 二、乳牙外形 (一)乳切牙 (二)乳尖牙 (三)乳磨牙 (四)乳牙应用解剖 三、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更替 (一)乳牙的萌出 (二)恒牙的萌出 四、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第六节 牙髓腔解剖 一、髓腔各部名称 (一)髓室 (二)根管系统 二、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三、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四、恒牙髓腔形态 (一)切牙的髓腔形态 (二)尖牙的髓腔形态 (三)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四)下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五)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六)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七)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五、乳牙髓腔形态 (一)乳牙髓腔形态特点 (二)乳牙髓腔应用解剖 第三章 牙列、与颌位 第一节 牙列 一、牙列分型 (一)按照构成牙的类别分型 (二)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型 (三)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分型 二、牙列的大小 (一)牙列长度与宽度 (二)Terra牙列指数 三、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一)近远中向倾斜 (二)唇(颊)舌向倾斜 (三)垂直向关系 四、牙列?面形态特征 (一)纵曲线 (二)横曲线 第二节 牙尖交错? 一、牙尖交错的名称与定义 二、牙尖交错的咬合接触特征 (一)近远中向关系 (二)唇(颊)舌向关系 (三)垂直向关系 (四)牙尖交错?的正常标志 (五)异常牙尖交错? 三、?的建立 (一)建的动力平衡 (二)不同发育阶段?特征 四、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第三节 颌位 一、牙尖交错位 (一)定义 (二)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 (三)牙尖交错位的特点 (四)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 二、后退接触位 (一)定义 (二)后退接触位的形成机制 (三)后退接触位的意义 (四)获取后退接触位常用的方法 三、下颌姿势位 (一) 定义 (二)下颌姿势位特点 (三)垂直距离与?间隙 (四)下颌姿势位的形成机制 (五)下颌姿势位的意义 四、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一)后退接触位与牙尖交错位 (二)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 五、前伸?颌位与侧?颌位 (一)前伸?颌位 (二)侧?颌位 六、正常? 第四章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第一节 骨 一、上颌骨 (一)外形 (二)结构特点 (三)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二、下颌骨 (一)外形 (二)内部主要结构 (三)薄弱部位 (四)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三、鼻骨 四、颧骨 五、腭骨 六、蝶骨 (一)蝶骨体 (二)小翼 (三)大翼 (四)翼突 七、颞骨 (一)颞鳞 (二)乳突 (三)岩部 (四)鼓板 八、舌骨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 一、颞下颌关节的组成 (一)下颌骨髁突 (二)颞骨关节面 (三)关节盘 (四)关节囊和关节间隙 (五)关节韧带 二、颞下颌关节的运动 (一)开闭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二)前后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三)侧方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三、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 (一)关节盘的运动 (二)翼外肌的作用 (三)关节间隙的变化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特点 五、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的要点及争议 第三节 肌 一、表情肌 (一)口周围肌群 (二)眼周围肌群 (三)鼻部肌群 (四)耳部肌群 (五)颅顶肌群 二、咀嚼肌 (一)咬肌 (二)颞肌 (三)翼内肌 (四)翼外肌 (五)舌骨上肌群 三、颈部肌 (一)颈浅肌群 (二)舌骨上、下肌群 (三)颈深肌群 四、腭咽部肌 (一)腭部肌 (二)咽部肌 五、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二)口颌系统肌链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 唾液腺 一、腮腺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二、下颌下腺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三、舌下腺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四、小唾液腺 第五节 血管 一、动脉 (一)颈总动脉 (二)颈外动脉 (三)颈内动脉 (四)锁骨下动脉 (五)头颈部的动脉吻合 二、静脉 (一)口腔颌面部浅静脉 (二)口腔颌面部深静脉 (三)颈部浅静脉 (四)颈部深静脉 (五)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第六节 淋巴结和淋巴管 一、环形组淋巴结群 (一)枕淋巴结 (二)耳后淋巴结 (三)腮腺淋巴结 (四)面淋巴结 (五)颏下淋巴结 (六)下颌下淋巴结 二、纵形组淋巴结群 (一)咽后群 (二)颈前群 (三)颈外侧群 (四)颈淋巴干 三、右淋巴导管 四、胸导管颈段 五、颈深淋巴结的划分及颈部淋巴结的简化分组 第七节 神经 一、三叉神经 (一)眼神经 (二)上颌神经 (三)下颌神经 (四)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及其变异 二、面神经 (一)面神经管段的分支 (二)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 三、舌咽神经 四、迷走神经 (一)咽支 (二)喉上神经 (三)喉返神经 五、副神经 六、舌下神经 七、颈丛 (一)浅支 (二)深支 八、颈交感干 (一)颈交感神经节 (二)颈交感干损伤 第五章 口腔面颈部局部解剖 第六章 颅部局部解剖 第七章 口腔功能 附 口腔颌面颈部断面解剖图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Copyright 2007–2021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30-22:00),18001260133(09:3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09054306号-3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632号 营业执照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