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艺术类(上下)(增订版)》分成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段,从古代典籍中选取具有美学意义的乐论文献,加上必要的题解、注释、今译和附录,并且广泛吸收前人及今人的研究成果,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在注解时,作者在尊重文献的前提下,力求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力戒以今人的思想代替对古人的分析,让古人的思想迁就自己的需要。
目录
先秦部分
国语
周语上〔选录〕
郑语〔选录〕
晋语八〔选录〕
周语下〔节录〕
附录
〔一〕国语·周语上〔节录〕
〔二〕国语·周语下〔节录〕
〔三〕国语·楚语上〔节录〕
〔四〕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节录〕
左传一
隐公五年〔节录〕
文公七年〔节录〕
襄公二十九年〔节录〕
昭公元年〔节录〕
昭公二十年〔节录〕
昭公二十五年〔节录〕
附录
〔一〕左传·襄公十六年〔节录〕
〔二〕左传·襄公十八年〔节录〕
〔三〕伪古文尚书·大禹谟〔节录〕
〔四〕史记·卫康叔世家〔节录〕
论语
为政〔选录〕
八佾〔选录〕
雍也〔选录〕
泰伯〔选录〕
子罕〔选录〕
先进〔选录〕
子路〔选录〕
宪问〔选录〕
卫灵公〔选录〕
季氏〔选录〕
阳货〔选录〕
微子〔选录〕
附录
〔一〕论语·八佾〔选录〕
〔二〕论语·述而〔选录〕
〔三〕论语·先进〔选录〕
〔四〕论语·阳货〔选录〕
〔五〕孝经·广要道〔选录〕
〔六〕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两汉部分
魏晋至隋唐部分
宋元明清部分
增订版后记
作者简介
蔡仲德(1937- ),浙江绍兴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8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技术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7)汉译学术名著类(著名的外国学术著作汉译本);(8)汉译文学名著类(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汉译本)。计划出版1000种,自2004年起出版,每年出版1至2辑,每辑约1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