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版)

¥26.10¥26.10
  • 作  者:高鸿业 主编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书  号:9787300033372
  • 版次:3
  • 出版时间:2004/9/1
  • 印次:1
  • 图书开本:16开
  • 页数:418
购买数量:
- +(库存件)
已下架

商品介绍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前武汉大学冯金华教授和复旦大学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学人员组成编写组,高鸿业任主编。
  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顺次于1996年和2001年出版。第一版的序言指出:“正如西方学者所承认的那样,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演变性的学科。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方经济学会出现新的内容以及不同的着重方面,反映这些情况的教科书必然也应如此。因此,本书在将来势必要进行修改和增删。”即以第二版而言,其出书的时间距今已有四年。有鉴于此,第三版的编撰成为应有之举。此外,使用本书的经验和改善本书的章节安排也使新版的编撰成为必要。当然,第三版的主旨仍然保持不变,即:介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加以简要的评论,以便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而与此同时,又能避免它可能带来的不良的副作用。
  第三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以被分为微观、宏观和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
  第一,微观部分的变动可以罗列为如下四点:
  (1)把原有的“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两章合并成为一章。合并的主要原因在于删去了篇幅较大的“一般均衡论的发展和现状”一节,因为,教学人员的反馈告诉我们,该节的内容并非初学者所必要而又难于解释清楚,从而,往往在讲授中被略去。
  (2)删去目前在西方仅存在有限的理论意义的“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一节。
  (3)删去比较繁琐的枝节问题,主要有:原书的“案例分析:风险回避与保险”、“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扩展线和长期成本曲线”各目。
  (4)扩充了涉及信息经济学和公共物品的内容并添加了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与公平”一节,以便使新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
  第二,宏观部分的变动有下列六点:
  (1)删去原有的关于动态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部分,其原因在于有关这两条曲线的论述已经远远超过初等教材的范围,而且,即使略去它们,我们也能使用现有的静态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对通货膨胀或收缩的问题大致加以说明。
  (2)第三版把失业纳入旧版的“通货膨胀”的一章,因为,它们分别属于整个宏观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短期问题。在该章的结束部分,我们通过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介绍把两大问题结合起来,从而使新版的章节安排比较合理。
  (3)删去按税率征取的税收及其乘数,因为,这一部分难以用简短的篇幅解释清楚,从而,它往往在西方的初级教材中也被省略掉。
  (4)删去动态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以及最优的增长途径这两个部分,因为,它们已经超过了初等教材的范围,从而,在西方也往往被纳入于中等程度的教材。
  (5)在宏观部分的伊始,即在新版的第十二章第一节中,我们增添了“宏观经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的内容,其目的在于为整个宏观部分提供一个明确的轮廓;然后,根据这一轮廓,全部改写了第二版的第十八到二十三章(相当于第三版的第十七到二十二章)。
  上述改写的原因来自西方宏观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在过去,宏观理论主要研究总需求的方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总供给方面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这样,原有的许多有关总供给曲线的一部分分歧虽然仍旧存在,但是,一些过去的含糊不清之处却得以澄清,从而,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框架要比过去明晰得多。目前,大多数西方的宏观教材已经采用了这一较为明晰的框架。作为一本介绍西方理论的教材,本书理所当然地应该反映这一新的发展;由于这一原因,新的发展也使本版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条理较为分明和合理。
  (6)第三版扩充了对金融工具的介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工具有了较多的品种。除了原有的股票和债券以外,衍生的金融工具也被逐渐引入。为了使读者能够得到较多的这一方面的知识,第三版适当地增加了金融工具的份量。
  第三,涉及整体部分的变动可以归结为下列四点:
  (1)为了节约篇幅,删去每章之末的“本章文献参考”和全书之末的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而代之以较为实用的“引用文献中英文对照表”。
  (2)把每章的结束语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总结每章内容的要点;后一部分则对每章的内容进行评议。这一做法应该有利于读者的学习。
  (3)对每章结束语中的评议部分,增添西方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
  (4)对全书的图形,添增了红、蓝两种颜色,以便使图形的表达更为清楚。
  除了上面列出的各点以外,对全书的行文、符号以及印刷的不当之处均作了应有的修改。此外,我们即将出版一本与本书相配套的《学习与教学手册》。该手册可以使我们能把旧版中的较艰深的部分以及大量的资料置之于其中,从而使第三版的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总的说来,我们力图使第三版能够更加确切地表达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面貌以及更加有利于对它的讲授和学习。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三章 效用论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预算线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九节 结束语

  第四章 生产论

  第一节 厂商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五节 等成本线

  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第七节 规模报酬

  第八节 结束语

  第五章 成本论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竞争

  第三节 寡头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六节 结束语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一节 分配论概述

  第二节 引致需求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五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第七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八节 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第二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第五节 欧拉定理

  第六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七节 结束语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第二节 经济效率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第九节 结束语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外部影响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六节 微观经济学结束语

  

前言

买家评论

我要评论(共0条) 我也说一句
正在加载名片...
发表学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