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理论基储功能特点、历史发展以继承改革;采用系统论方法建构了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实施方法和调节评估方法为主体的方法论体系;概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和教育者的修养提高方法。书中有机融入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秀遗产,我党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评析、借鉴了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有关方法,并吸收了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了许多适应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兼顾了科学性与思想性、时代性和民族、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可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党建等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涵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建构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二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二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三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 第一节 坚持继承与改革的统一 一 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 二 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方法新内容 第二节 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良传统 一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二 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 一 邓小平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的贡献 二 人民群众对新时期教育方法的探索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 第四章 思想信息的获取方法 第一节 获取思想信息的途径和时机 一 获取思想信息的途径 二 获取思想信息的时机 第二节 社会调查方法 一 调查方法的作用与要求 二 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 三 调查的艺术与技巧 第三节 观察体验方法 一 观察体验方法的作用与应用原则 二 观察体验方法的类型与方式 三 观察的程序与局限 第四节 思想预测方法 一 思想预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二 思想预测的条件和步骤 三 思想预测的具体方法 四 思想预测的困难和局限性 第五章 思想信息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思想信息的分析及其优化 一 思想信息分析的作用 二 思想信息分析的特点 三 思想信息分析的优化 第二节 思想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 矛盾分析法 二 系统分析法 三 因果分析法 四 比较分析法 五 定性定量分析法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和特点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点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原则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方法和类型 一 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二 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 三 确定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 四 集团决策和个人决策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程序 一 确定内容和目标 二 提出可行性方案 三 进行方案评估与选优 四 组织方案实施 第三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理论教育法 一 理论教育法的根据 二 理论教育法的具体方式 三 理论教育法的条件 第二节 实践教育法 一 实践教育法的根据 二 实践教育法的方式及发展 第三节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一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 二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 三 批评与自我批评运用的条件 第四节 基本方法的相互关系和整体作用 一 基本方法的相互关系 二 基本方法的整体作用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疏导教育法 一 疏导教育法的涵义 二 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 比较教育法 一 比较教育法的涵义 二 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典型教育法 一 典型教育法的作用 二 典型教育法的类型 第四节 自我教育法 一 自我教育法的条件 二 自我教育的若干方法 第五节 激励、感染教育法 一 激励教育法 二 感染教育法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 第一节 预防教育法 一 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二 预防教育的具体办法 第二节 心理咨询法 一 心理咨询的运用范围 二 心理咨询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思想转化法 一 思想转化法的基本要求 二 思想转化法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冲突缓解法 一 冲突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条件 二 冲突缓解法的具体实施 第十章 综合教育法 第一节 综合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 一 综合教育及综合教育法 二 综合教育的必要性 三 综合教育的作用与条件 第二节 综合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 主从式综合方式与并列式综合方式 二 协调式综合方式与交替式综合方式 三 渗透式综合方式与融合式综合方式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综合与良性循环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 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方式 第四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估方法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方法 一 信息反馈的作用与要求 二 信息反馈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方法 一 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 二 目标调节与手段调节 三 主体调节与环境调节 四 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 第三节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机制 一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的特点 二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系统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方法 第一节 检测评估的意义和原则 一 检测评估的意义 二 检测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检测评估的指标与程序 一 检测评估的指标内容 二 检测评估的程序 第三节 检测评估的类型和方法 一 检测评估的类型 二 检测评估的方法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方法 一 总结的作用 二 总结的方法 第五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高方法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有科学方法 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有科学方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 选择研究课题 二 提出研究设想 三 搜集整理资料 四 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一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的技巧 第十四章 教育者修养提高方法 第一节 教育者修养提高的重要性 一 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教育者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 第二节 教育者修养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一 先当学生再当先生 二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 把学习、工作、研究结合起来 四 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第三节 教育者的工作艺术 一 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艺术 二 善于运用疏通引导艺术 三 综合发挥多种职能艺术 四 学会强化教育效果艺术
Copyright 2007–2021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30-22:00),18001260133(09:3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09054306号-3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632号 营业执照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