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共分11章,重点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景观的动态模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及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中的应用。特点是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并且融入了作者在国内的实际研究工作。
本书适合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自然保护等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1.1.1 景观
1.1.2 景观生态学
1.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1.2.1 景观生态学的萌芽阶段(1806~1939年)
1.2.2 景观生态学的形成阶段(1939~1981年)
1.2.3 景观生态学的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至今)
1.3 景观生态学的展望
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发展
1.3.2 景观生态学方法
1.3.3 景观生态学领域拓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核心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论
2.1.2 等级理论
2.1.3 地域分异理论
2.2 重要理论
2.2.1 岛屿生物地理学
2.2.2 复合种群理论
2.2.3 渗透理论
2.3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格局、过程与尺度
2.3.1 格局与过程
2.3.2 尺度与尺度转换
2.3.3 格局、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尺度依赖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景观格局与分析
3.1 景观发育
3.2 景观要素
3.2.1 斑块
3.2.2 廊道
3.2.3 基质
3.2.4 附加结构
3.3 景观格局特征
3.3.1 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
3.3.2 景观对比度
3.3.3 景观粒径
3.3.4 景观多样性
3.3.5 景观异质性
3.4 生态交错带与生态网络
3.4.1 生态交错带与边缘效应
3.4.2 生态网络与景观连通性
3.5 景观格局指数
3.5.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3.5.2 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指数
3.5.3 FRAGSTATS软件
3.6 景观格局分析模型
3.6.1 空间自相关分析
3.6.2 地统计分析
3.6.3 谱分析
3.6.4 小波分析
3.6.5 聚块方差分析
3.6.6 分形几何分析
3.6.7 趋势面分析
3.6.8 亲和度分析
3.6.9 元胞自动机
参考文献
第4章 景观生态过程
4.1 景观中的物种运动
4.2 景观中水分和养分的迁移
4.3 景观中的人文过程
4.4 干扰的景观生态效应
4.5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参考文献
第5章 景观动态与模拟
5.1 景观稳定性
5.2 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
5.3 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4 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
参考文献
第6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6.1 景观生态分类
6.1.1 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
6.1.2 景观生态分类目的与体系
6.1.3 景观生态分类方法
6.1.4 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类型
6.2 景观生态评价
6.2.1 景观适宜性评价
6.2.2 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6.2.3 景观安全格局评价
6.3 景观生态管理
6.3.1 景观生态管理的基本目标
6.3.2 景观生态管理的主要原则
6.3.3 景观生态管理的基本步骤
6.3.4 景观生态管理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7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7.1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
7.1.1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涵
7.1.2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
7.2 景观生态规划
7.2.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7.2.2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2.3 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7.2.4 景观生态规划的类型
7.2.5 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
7.3 景观生态设计
7.3.1 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7.3.2 景观生态设计原理
7.3.3 景观生态设计的步骤
7.3.4 景观生态设计类型
参考文献
第8章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8.1 生物多样性
8.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8.1.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
8.2 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8.2.1 斑块与生物多样性
8.2.2 廊道与生物多样性
8.2.3 基质与生物多样性
8.2.4 景观格局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
8.3 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8.3.1 自然保护区设计的景观生态学原理
8.3.2 自然保护区设计
8.3.3 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设计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第9章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9.1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9.1.1 可持续性科学
9.1.2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
9.1.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9.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9.2.1 土地质量指标
9.2.2 生态指标
9.2.3 经济指标
9.2.4 社会指标
9.2.5 环境效应指标
9.2.6 景观指标
9.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9.3.1 一般问题
9.3.2 初步商讨
9.3.3 土地利用方式评价
9.3.4 土地利用系统评价
9.3.5 景观或区域评价
9.3.6 综合评价、成果与监测
9.4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案例研究
9.4.1 大南沟小流域概况
9.4.2 调查与评价方法
9.4.3 土地适宜性评价
9.4.4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
9.4.5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9.4.6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社会接受性评价
9.4.7 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第10章 景观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10.1 全球气候变化
10.1.1 气候变化的事实
10.1.2 气候变化研究的尺度
10.2 景观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0.2.1 景观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10.2.2 景观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0.3 景观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10.3.1 全球气候变化对景观变化的影响
10.3.2 不同景观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4 景观生态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0.4.1 景观尺度上全球变化的研究
10.4.2 景观生态学在全球变化下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1 遥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1.1 遥感技术基本原理与特征
11.1.2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1.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2.1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特征
11.2.2 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3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3.1 全球定位系统基本原理和特征
11.3.2 全球定位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