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资源的意义愈加显著,信息被视为像人力、资本、物资一样的基本管理要素,信息管理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新修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有的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这5个专业合并为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培养能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通用信息管理人才。教育部已将“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列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子项目,“信息管理概论”作为新专业的主干基础课,其课程建设问题自然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和相关院系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从1995年起就开设了名为“信息管理概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全国同类院系中也是较早进行信息管理教育变革的。但信息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必然涉及许多全新的因素,需要探索许多陌生的问题,学科知识结构也有待创新和完善,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大学教务部现已将“信息管理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分别确定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第二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和“北京大学本科基础课程建设项目”,对“信息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可以说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对“信息管理概论”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试验性成果。
从古代的藏书楼,近代的图书馆,到现代的信息中心,人类社会的信息管理实践活动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的信息管理学却是现代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相互交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所谓信息管理,是指对人类社会信息活动的各种相关因素(主要是人、信息、技术和机构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的过程。信息管理学是以人类社会的信息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和通用方法的学科。信息管理现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要求人们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作为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教材,《信息管理基础》力图达到下述目的: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既能宏观地全面了解人类社会信息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掌握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能自觉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于丰富多彩的信息管理实践活动中;②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懂得如何充分开发、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信息资源,懂得如何依靠信息资源获取竞争优势;③作为专业入门基础教材,对本学科的专业背景、内容范围和发展前途要有系统全面的介绍,为学生们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上述目的和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基础、完善理论体系、强化实践技能”的总体要求,作者在数年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革新,最终编写了这本教材。希望本教材在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管理专门人才方面,能够起到激发专业学习意识、奠定专业知识基础的作用。
本教材得以顺利面世,首先要感谢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信息管理类专业课题组,感谢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和北京大学教务部,特别是卢晓东副部长。他们对“信息管理概论”的课程建设,尤其是教学内容革新和教材编写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和支持。另外,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特此致谢。
本书的完成还得益于信息管理界许多前辈学者的关怀和帮助,他们是: 周文骏教授、康仲远教授、王万宗教授、吴慰慈教授、秦铁辉教授、霍忠文研究员、符福研究员、陈昭楠研究员、张力治研究员,等等。特别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学主任赖茂生教授在百忙之中认真审阅了教材初稿,并就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等问题同作者进行过多次讨论。前辈们的指点、鼓励和鞭策,余将永志不忘!
在本教材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我必须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没有他们的工作,这本教材绝不会产生。至于本教材尚存在的许多不足和局限,则应由我个人负责。欢迎各位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今后修订教材时加以补充和完善。当然,现代社会信息环境是十分复杂多变的,本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正在发生着丰富多彩的变化。因此,我在此恳请各位读者继续保持对信息管理专业领域的热情和关注,我也愿意就有关问题与各位师长和同学们展开讨论。
岳剑波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