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第二版)

¥49.5¥49.5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内容推荐

  《植物学(第二版)》由科学出版社组织全国多所高等师范院校骨干教师编写而成,全书分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孢子植物、种子植物、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等四个部分,共分为13章,详细介绍了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孢子植物各类群的特征和代表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系统分类、植物各大类群的起源与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学(第二版)》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以及其他相关单位植物学方面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绪论

   0.1 植物与植物界

    0.1.1 生物界的划分

    0.1.2 植物界的多样性

   0.2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0.2.1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0.2.2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0.3 植物学研究的内容和分支学科

    0.3.1 植物学研究的对象

    0.3.2 植物学的分支学科

   0.4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0.5 植物的分类等级及命名

    0.5.1 植物的分类方法

    0.5.2 植物的分类单位和命名法

    0.5.3 植物界的主要类群

  第一部分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1章 植物的细胞

   1.1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1.1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1.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1.3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1.2 植物细胞的繁殖

    1.2.1 有丝分裂

    1.2.2 无丝分裂

    1.2.3 减数分裂

   1.3 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1.3.1 植物细胞的生长

    1.3.2 植物细胞的分化

   思考题

  第2章 植物的组织

   2.1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1.1 植物组织的概念

    2.1.2 植物组织的类型

   2.2 组织系统

   思考题

  第二部分 孢子植物

  第3章 原核生物(Prokaryote)

   3.1 细菌门(Bacteriophyta)

    3.1.1 细菌的一般特征

    3.1.2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意义

   3.2 蓝藻门(Cyanophyta)

    3.2.1 蓝藻的一般特征

    3.2.2 蓝藻门的代表植物

   3.3 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

   思考题

  第4章 真核藻类(Eukaryotic Algae)

   4.1 藻类植物概述

    4.1.1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4.1.2 藻类植物的分布和生态习性

    4.1.3 藻类植物的繁殖

    4.1.4 藻类植物的分门依据

   4.2 裸藻门(Euglenophyta)

    4.2.1 裸藻门的一般特征

    4.2.2 裸藻门的代表植物

   4.3 绿藻门(Chlorophyta)

    4.3.1 绿藻门的一般特征

    4.3.2 绿藻门的代表植物

   4.4 轮藻门(Charophyta)

    4.4.1 轮藻门的一般特征

    4.4.2 轮藻门的代表植物

   4.5 甲藻门(Pyrrophyta)

    4.5.1 甲藻门的一般特征

    4.5.2 甲藻门的代表植物

   4.6 隐藻门(Cryptophyta)

    4.6.1 隐藻门的一般特征

    4.6.2 隐藻门的代表植物

   4.7 金藻门(Chrysophyta)

    4.7.1 金藻门的一般特征

    4.7.2 金藻门的代表植物

   4.8 黄藻门(Xanthophyta)

    4.8.1 黄藻门的一般特征

    4.8.2 黄藻门的代表植物

   4.9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4.9.1 硅藻门的一般特征

    4.9.2 硅藻门的代表植物

   4.10 褐藻门(Phaeophyta)

    4.10.1 褐藻门的一般特征

    4.10.2 褐藻门的代表植物

   4.11 红藻门(Rhodophyta)

    4.11.1 红藻门的一般特征

    4.11.2 红藻门的代表植物

   4.12 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思考题

  第5章 菌物(Fungi)

   5.1 菌物概论

   5.2 黏菌门(Myxomycota)

    5.2.1 黏菌的主要特征

    5.2.2 黏菌门的主要类群

    5.2.3 黏菌门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5.3 真菌门(Eumycota)

    5.3.1 真菌的一般特征

    5.3.2 真菌的分类及代表

    5.3.3 真菌的起源和演化

   5.4 地衣门(Lichens)

    5.4.1 地衣的一般特征

    5.4.2 地衣的形态构造

    5.4.3 地衣的繁殖

    5.4.4 地衣的生态习性及主要类群

   5.5 菌物与人类的关系

   思考题

  第6章 苔藓植物(Bryophyta)

   6.1 苔藓植物概述

    6.1.1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6.1.2 苔藓植物的分类

   6.2 角苔纲(Anthocerotae)

    6.2.1 角苔纲的主要特征

    6.2.2 角苔纲的代表植物

   6.3 苔纲(Hepaticae)

    6.3.1 苔纲的主要特征

    6.3.2 苔纲的代表植物

   6.4 藓纲(Musci)

    6.4.1 藓纲的主要特征

    6.4.2 藓纲的代表植物

   6.5 藻苔纲(Takakiopsida)

   6.6 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6.6.1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6.6.2 苔藓植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题

  第7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7.1 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

    7.1.1 维管植物的基本特征

    7.1.2 维管植物的中柱类型及其演化

    7.1.3 维管植物的分类

   7.2 蕨类植物概述

    7.2.1 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7.2.2 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

   7.3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7.3.1 松叶蕨亚门的主要特征

    7.3.2 松叶蕨亚门的主要类群

   7.4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7.4.1 石松亚门的主要特征

    7.4.2 石松亚门的主要类群

   7.5 水韭亚门(Iso?phytina)

    7.5.1 水韭亚门的主要特征

    7.5.2 水韭亚门的主要类群

   7.6 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

    7.6.1 楔叶蕨亚门的主要特征

    7.6.2 楔叶蕨亚门的主要类群

   7.7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7.7.1 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

    7.7.2 真蕨亚门的主要类群

   7.8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思考题

  第三部分 种子植物

  第8章 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

   8.1 根

    8.1.1 根的类型和根系

    8.1.2 根尖的构造

    8.1.3 根的初生结构

    8.1.4 根的次生结构

    8.1.5 侧根的形成

    8.1.6 根瘤与菌根

    8.1.7 根的生理功能

   8.2 茎

    8.2.1 茎的形态

    8.2.2 茎尖的结构和发育

    8.2.3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8.2.4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8.2.5 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8.2.6 单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8.2.7 茎的生理功能

   8.3 叶

    8.3.1 叶的形态

    8.3.2 叶的发育

    8.3.3 叶的结构

    8.3.4 叶的生态类型

    8.3.5 落叶

    8.3.6 叶的生理功能

   8.4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8.4.1 营养器官间结构的联系

    8.4.2 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8.5 营养器官的变态

    8.5.1 根的变态

    8.5.2 茎的变态

    8.5.3 叶的变态

   8.6 花

    8.6.1 花的组成与形态类型

    8.6.2 花程式和花图式

    8.6.3 花序

    8.6.4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8.6.5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8.6.6 开花、传粉和受精

   8.7 种子

    8.7.1 种子的形成和结构

    8.7.2 种子的基本类型

    8.7.3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8.8 果实

    8.8.1 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8.8.2 果实的类型

    8.8.3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8.9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思考题

  第9章 裸子植物(Gymnosperm)

   9.1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9.2 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9.3 裸子植物的分类

    9.3.1 苏铁纲(铁树纲)(Cycadopsida)

    9.3.2 银杏纲(Ginkgopsida)

    9.3.3 松柏纲(Coniferopsida)

    9.3.4 红豆杉纲(紫杉纲)(Taxopsida)

    9.3.5 买麻藤纲(倪藤纲)(Gnetopsida)[盖子植物纲(Chlamydospermopsida)]

   思考题

  第10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

   10.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0.2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10.3 被子植物的分类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木兰纲(Magnoliopsida)]

    10.3.1 木兰目(Magnoliales)

    1.木兰科(Magnoliaceae)

    10.3.2 樟目(Laurales)

    2.樟科(Lauraceae)

    10.3.3 胡椒目(Piperales)

    3.胡椒科(Piperaceae)

    10.3.4 睡莲目(Nymphaeales)

    5.睡莲科(Nymphaeaceae)

    4.莲科(Nelumbonaceae)

    10.3.5 毛茛目(Ranales)

    6.毛茛科(Ranunculaceae)

    10.3.6 罂粟目(Papaverales)

    7.罂粟科(Papaveraceae)

    10.3.7 昆栏树目(Trochodendrales)

    8.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

    10.3.8 金缕梅目(Hamamelidales)

    9.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10.3.9 杜仲目(Eucommiales)

    10.杜仲科(Eucommiaceae)

    10.3.10 荨麻目(Urticales)

    11.榆科(Ulmaceae)

    12.桑科(Moraceae)

    13.大麻科(Cannabaceae)

    14.荨麻科(Urticaceae)

    10.3.11 胡桃目(Juglandales)

    15.胡桃科(Juglandaceae)

    10.3.12 壳斗目(Fagales)

    16.壳斗科(Fagaceae)

    17.桦木科(Betulaceae)

    10.3.13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18.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9.藜科(Chenopodiaceae)

    10.3.14 蓼目(Polygonales)

    20.蓼科(Polygonaceae)

    10.3.15 五桠果目(Dilleniales)

    21.五桠果科(Dilleniaceae)

    22.芍药科(Paeoniaceae)

    10.3.16 山茶目(Theales)

    23.山茶科(Theaceae)

    24.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10.3.17 锦葵目(Malvales)

    25.椴树科(Tiliaceae)

    26.锦葵科(Malvaceae)

    10.3.18 堇菜目(Violales)

    27.堇菜科(Violaceae)

    28.葫芦科(Cucurbitaceae)

    10.3.19 杨柳目(Salicales)

    29.杨柳科(Salicaceae)

    10.3.20 白花菜目(Capparales)

    30.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

    10.3.21 蔷薇目(Rosales)

    31.景天科(Crassulaceae)

    32.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33.蔷薇科(Rosaceae)

    10.3.22 豆目(Fabales)

    34.蝶形花科(狭义豆科)(Fabaceae,Papilionaceae)

    10.3.23 桃金娘目(Myrtales)

    35.桃金娘科(Myrtaceae)

    10.3.24 红树目(Rhizophorales)

    36.红树科(Rhizophoraceae)

    10.3.25 檀香目(Santalales)

    37.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10.3.26 卫矛目(Celastrales)

    38.卫矛科(Celastraceae)

    39.冬青科(Aquifoliaceae)

    10.3.27 大戟目(Euphorbiales)

    40.大戟科(Euphorbiaceae)

    10.3.28 鼠李目(Rhamnales)

    41.鼠李科(Rhamnaceae)

    42.葡萄科(Vitaceae,Ampelidaceae)

    10.3.29 无患子目(Sapindales)

    43.无患子科(Sapindaceae)

    44.槭树科(Aceraceae)

    45.漆树科(Anacardiaceae)

    46.芸香科(Rutaceae)

    10.3.30 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

    47.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

    48.酢浆草科(Oxalidaceae)

    10.3.31 伞形目(Apiales,Umbellales)

    49.五加科(Araliaceae)

    50.伞形科(Umbelliferae,Apiaceae)

    10.3.32 杜鹃花目(Ericales)

    51.杜鹃花科(Ericaceae)

    10.3.33 柿树目(Ebenales)

    52.柿树科(Ebenaceae)

    53.山矾科(Symplocaceae)

    10.3.34 报春花目(Primulales)

    54.报春花科(Primulaceae)

    10.3.35 龙胆目(Gentianales)

    55.龙胆科(Gentianaceae)

    56.夹竹桃科(Apocynaceae)

    57.萝藦科(Asclepiadaceae)

    10.3.36 茄目(Solanales)

    58.茄科(Solanaceae)

    59.旋花科(Convolvulaceae)

    60.菟丝子科(Cuscutaceae)

    10.3.37 唇形目(Lamiales)

    61.紫草科(Boraginaceae)

    62.马鞭草科(Verbenaceae)

    63.唇形科(Labiatae,Lemiaceae)

    10.3.38 玄参目(Scrophulariales)

    64.木犀科(Oleaceae)

    65.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10.3.39 桔梗目(Campanulales)

    66.桔梗科(Campanulaceae)

    10.3.40 茜草目(Rubiales)

    67.茜草科(Rubiaceae)

    10.3.41 川续断目(Dipsacales)

    68.忍冬科(Caprifoliaceae)

    10.3.42 菊目(Asterales)

    69.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纲(Liliopsida)]

    10.3.43 泽泻目(Alismatales)

    70.泽泻科(Alismataceae)

    10.3.44 水鳖目(Hydrocharitales)

    71.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10.3.45 茨藻目(Najadales)

    72.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10.3.46 槟榔目(Arecales)

    73.棕榈科(Palmae)[槟榔科(Arecaceae)]

    10.3.47 天南星目(Arales)

    74.天南星科(Araceae)

    10.3.48 鸭跖草目(Commelinales)

    75.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10.3.49 莎草目(Cyperales)

    76.莎草科(Cyperaceae)

    77.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

    10.3.50 姜目(Zingiberales)

    78.姜科(Zingiberaceae)

    10.3.51 百合目(Liliales)

    79.百合科(Liliaceae)

    80.石蒜科(Amaryllidaceae)

    81.薯蓣科(Dioscoreaceae)

    10.3.52 兰目(Orchidales)

    82.兰科(Orchidaceae)

   思考题

  第四部分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11章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11.1 生命的起源与原核生物的产生

   11.2 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11.3 最原始的陆生植物——苔藓植物与裸蕨类植物

    11.3.1 裸蕨植物

    11.3.2 苔藓植物的起源

    11.3.3 苔藓植物的演化

    11.4 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11.5 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11.5.1 裸子植物可能的祖先

    11.5.2 裸子植物的演化

   11.6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11.6.1 关于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

    11.6.2 关于被子植物起源地点问题

    11.6.3 关于被子植物祖先

    11.6.4 关于单子叶植物起源

    11.6.5 被子植物系统发育过程

   11.7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1.7.1 恩格勒系统

    11.7.2 哈钦松系统

    11.7.3 塔赫他间系统

    11.7.4 克郎奎斯特系统

    11.7.5 种子植物新分类系统简介

   11.8 植物的进化方式和进化趋势

    11.8.1 上升式进化

    11.8.2 下降式进化

    11.8.3 趋同进化

    11.8.4 趋异进化

    11.8.5 特化或专化

   思考题

  第12章 系统植物学概述

   12.1 物种的概念

   12.2 系统植物学的三大学派

   12.3 系统植物学的性状来源

  植物学名索引

  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绪论

  0.1 植物与植物界

  0.1.1 生物界的划分

  在自然界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植物只是自然界多种多样生物中的一员。整个生物界的划分,关系到植物界的范围、细致的分类和其他研究。生物界究竟应该分成几个界,长期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早在18 世纪,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C.Linnaeus ,1707 ~1778)把生物分成植物界(Plantae)和动物界(Animalia)两界。一般认为,动物是能运动、异养的生物,而植物多为营固着生活、具细胞壁、自养的生物。这种两界系统,建立的最早,也沿用的最广和最久。随着显微镜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有些生物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比如裸藻(眼虫) ,它们是具有鞭毛、能自由运动、没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生物,但体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黏菌(slime molds)在营养期为裸露、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其构造、运动和摄食方式与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相似,但在生殖期能产生具纤维素壁的孢子,并营固着生活。这样在动物与植物之间就失去了截然的界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在1866 年提出在动物界和植物界之间建立原生生物界(Protista) ,主要包括一些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从而形成了“三界系统” 。到了20 世纪,美国人魏泰克(R.H.Whittake) (1959)将不含叶绿素的真核菌类从植物界中分出,建立了真菌界(Fungi)(或称菌物界) 。形成了“四界系统” 。1969 年,魏泰克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Monera) 、菌物界(Myceteae) ,这个“五界系统”目前在国内外许多教科书中被采用。在20 世纪70 年代,我国生物学家陈世骧又把类病毒(viroid)和病毒(virus)另立为病毒界(Viri) ,和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共同组成了六界系统。由于一般认为病毒不是最原始的生命形态,因此未受到重视。可见,在不同的分界系统中,植物界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本书作为植物学基础课教材,讲授的范围仍是两界系统中的植物范畴,但在内容排列上,采用了原核生物和菌物的概念,将其列为独立的章节。未采用原生生物界的概念。

  0.1.2 植物界的多样性

  按两界系统,现在已知植物的总数达50 余万种,它们大小、形态结构、寿命、生活习性、营养方式、生态习性多种多样,共同组成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植物界。

  在体形方面,细菌的体积很小,微球菌(micrococcus)的直径为0.2 μm ;一般杆菌长2 μm ,宽0.5 μm ;比细菌更小的支原体直径只有0.1 μm 。肉眼可见的种类中,有平日常见的花、草,也有参天巨树。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