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第八版)

¥39.00¥39.0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内容推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生物学(第8版)》共分三篇16章,第一篇(1-5章)介绍生命过程的一般原理,第二篇(6-9章)介绍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第三篇(10-16章)侧重现代生物学进展和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第7版教材相比,内容上仍然是在重点介绍生物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并增加了生命科学近年来的新进展。

 

作者简介

  傅松滨,男,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遗传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兼任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遗传学杂志》总编辑。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1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和国家模范教师称号,2004年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78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83年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已30年。所带领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创新团队于2012年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09年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开设的“医学遗传学”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主要从事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存及多样性研究和双微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其中参加的“实体瘤细胞遗传学研究”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培林,男,现任青岛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华东优生协会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担任《遗传》和《国际遗传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从事医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近40年。先后主持国家、省级科研课题7项;获省政府科技成果奖9项;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主编包括大型学术著作《遗传病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在内的专著、教材36部,主持山东省精品课程“医学遗传学”。

  

  刘佳,女,现任大连医科大学教务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常务理事,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9-1994年赴日本和瑞士留学,获博士学位。至今已从事近25年的基础医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担任主编、副主编或参编规划教材9部。科研方向为脑肿瘤的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实验治疗学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发表50余篇SCI学术论文,他引频繁,学术影响显著。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等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一、生长与发育

    二、分化

    三、干细胞与医学

    四、克隆技术

    五、基因组医学

    六、生殖医学

   第三节 学习《医学生物学》的目的和要求

 

  第一篇 生命过程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

    二、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

    三、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

    四、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

    五、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

    六、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

    七、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

    八、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

    九、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第二节 生命的起源

    一、原始生命的化学演化

    二、原始细胞的产生

    三、自养生物的出现

    四、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 细胞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

    一、细胞的发现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

    一、细胞的基本定义

    二、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

    三、细胞的主要共性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第三节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一、膜的化学组成

    二、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三、膜功能

   第四节 真核细胞的细胞器

    一、蛋白质合成细胞器

    二、内膜结构系统细胞器

    三、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四、细胞骨架

    五、细胞表面与细胞外基质

   第五节 细胞增殖周期

    一、细胞周期

    二、细胞增殖——有丝分裂

  第三章 生命的延续

   第一节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第二节 配子发生

    一、精子发生

    二、卵子发生

   第三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I

    二、减数分裂Ⅱ

   第四节 受精

    一、配子的成熟与运行

    ……

    

  第二篇 生命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分类系统

  第三篇 现代生物学与现代医学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如畸形、器官缺陷、免疫性疾病、早衰、猝死等,如克隆羊“Dolly”出现早衰现象。这可能与遗传印记作用受到破坏有关,在自然生育中早期的雌性胚胎能够通过特异的基因调控,使其一条X染色体失活。而克隆的胚胎一开始则继承了体细胞一个已失活的X染色体。已失活的X染色体需先被激活,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再被失活。在这个激活再失活的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异常程度在不同克隆动物之间差距很大,而且同一克隆动物的各器官之间也不一致,易出现发育异常。

  3.核移植和体细胞克隆的理论研究相对于技术研究而言较为滞后理论跟不上技术发展,需与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等学科更深层次上的理论结合。

  4.供体线粒体带入克隆动物体内在核移植过程中,供体核带入一部分线粒体。通过核移植的克隆动物所含有的线粒体遗传物质实际上是一种嵌合体。应亟待解决动物克隆中这一问题,尽量减少或避免供体线粒体的带入。

  5.影响生物遗传多样性每个个体的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而每一群体的基因库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克隆动物在遗传上是全等的,一种特定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将会带来灾难.如果无计划克隆动物,会扰乱物种进化的规律,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这种对生物界的人为控制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

  6.克隆人改变了人类自然生殖方式生殖性克隆人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这种无性方式复制一个基因组结构与现存的或已去世的个体完全一样的人,是一种低级的生殖方式。

  (二)克隆人与伦理道德和法律

  克隆人导致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引起世人反对克隆的主要原因。

  首先,克隆人影响构成社会的单元——家庭。其次,克隆人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克隆婴儿像产品一样在实验室里被制造和处理、生命的权利和尊严被人为操纵。第三,社会上克隆人与供体者的关系,克隆人的身份、社会地位、家庭观念、婚姻等将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再有,克隆人实验因技术不完善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也会因胚胎的残缺而扼杀新生命的诞生。

  目前,国际社会对克隆人普遍持否定态度。联合国已制定了《禁止人的克隆生殖国际公约》。欧洲理事会、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明令禁止生殖性克隆。2003年我国科技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人胚胎干细胞伦理指导原贝I》第4条明文规定“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

  虽然国际上普遍对克隆人即生殖性克隆持反对态度,但对治疗性克隆,原则上是认同的。2009年,我国科学家不但应用人类成纤维体细胞获得克隆胚胎,更重要的是应用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也成功获得囊胚,这使人类治疗性克隆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正因为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关系密切,目前国际上对治疗性克隆规定了3条原则:①取得的材料,如卵子、体细胞等,必须是自愿的,不能是骗来的或是买来的,提供者有知情权;②胚胎细胞保留时间不能超过14天,超过则有克隆人之嫌;③不能将克隆的胚胎细胞植入人体子宫。

  近年来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使人们有可能避开使用人的卵细胞以及所涉及的颇有争论的伦理问题,使克隆和干细胞在理论和应用上的研究又迈进了关键的一步。

  ……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