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史

¥45.00¥45.0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赖力行编写的《中国古代文论史》分五篇梳理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历史发展的线索,按照古代文论基本问题的形成、发展描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以问题为线索,容易见出古代文论发展史的整体脉络,能够较好地对应于中国古代文论开放和宽泛的特点,也可以较方便地进行中外文论的同类或缺类比较。

 

目  录

第一篇 古代文论的奠基(先秦两汉)
 第一章 先秦儒家的文艺观
  第一节 古代文论的萌芽
   一、美刺
   二、“诗言志”
   三、中和之美
  第二节 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兴、观、群、怨”
   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文质彬彬”与“辞,达而已矣”
  第三节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文艺观
   一、乐和与人和、政和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三、“知言养气”
  第四节 苟子的美感论与诗歌本质观
   一、“虚壹而静”与“美善相乐”
   二、“明道”与“言志”
 第二章 道家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老、庄思想的“潜美学”特点
   一、“道”与中国艺术精神
   二、“观道”、“体道”与艺术心理
  第二节 道家论审美创造的最高境界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大巧若拙”
   三、自然全美
   四、言不尽意
   五、技中见道
 第三章 汉代文学评论
  第一节 《毛诗序》与比兴说诗
   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二、“美刺讽谕”说
   三、“诗有六义”说
 第二节 汉代的辞赋批评
   一、司马迁的楚辞评论和“发愤著书”说
   二、扬雄、班固对屈赋的评论
   三、汉代辞赋家对赋体的认识
第二篇 文学意识的自觉和文论体系的创建(魏晋南北朝)
 第四章 文学意识的自觉
  第一节 “情”与“采”:文学的特质
   一、“诗缘情而绮靡”
   二、“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三、“诗赋欲丽”
  第二节 古代文论范畴的形成
   一、从哲学范畴到文论范畴
   二、文论新术语的提炼
 第五章 刘勰和《文心雕龙》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一、《文心雕龙》的书名和刘勰的理论追求
   二、《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树
   一、“神与物游”:论创作心理
   二、才性论
   三、“风骨”论
   四、“通变”论
 第六章 钟嵘《诗品》
  第一节 《诗品》的诗学思想
   ……
第三篇 诗文批评的演进(唐宋)
第四篇 通俗文学批评的兴盛与古典诗学的总结(明清)
第五篇 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近代)
附录 古代文论选

 

作者简介

  赖力行,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古代文论的教学、科研工作,主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多项省级项目,出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等专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篇 古代文论的奠基(先秦两汉)
  第一章 先秦儒家的文艺观
  先秦诸子的文艺观,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的主要是儒、道两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来描述公元前10世纪开始的人类文明大发展的历史。他指出,公元前5世纪前后,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孟子和庄子,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希腊出现了荷马、柏拉图,“这个时代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轴心时代诞生的孔、孟、荀和老、庄的思想及其基本范畴,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它们成为中国文化元典的同时,也为古代文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料。本章所述儒家文艺思想,与上古文艺实践和由此萌生的文艺观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儒家的一些重要命题,不少是直接继承上古文艺观念而来的。因此,在评述儒家文艺观之前,有必要对上古文学思想择要介绍。
  第一节 古代文论的萌芽
  古代文论的萌芽,指上古的《诗经》、《尚书》、《国语》和《左传》等典籍中强调文艺社会作用的“美刺”说、“陈诗观风”说,反映上古人们对诗歌特征朴素认识的“诗言志”说,以及“和而不同”的美学思想。
  ……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