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绍
内容推荐
《区域经济学》(第四版)对现代区域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梳理、修改、补充和提高,并增加了对增长极理论的介绍和评述。尤其是本版增加了“区域经济与城市群 发展”一章,城市群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是极其重要的现代经济区 域类型。
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二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三、四、五章重点论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区经济、城市区域 经济、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和总部经济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分别阐述 以下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 方法、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等;第十二章主要介绍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研究参考书,还可以供不同层次的经济与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与管理人员使用。
作者简介
高洪深教授,吉林农安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1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不久赴联邦德国在卡尔杜易斯堡(Karl Duisburg)基金会进修中心专攻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回国后,在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1991年再次到德国卡塞尔大学作访问教授,和德方教授合作进行区域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高洪深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将经济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有关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结合起来,综合、集成地研究区域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前沿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曾先后获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还有五项成果 获其他奖;至今已在国内外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199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第三节 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区位概念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第三节 区域经济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
第三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及新趋势
第四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典型合作组织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一节 国内区划的区域经济
第二节 特区经济
第三节 城市区域经济
第四节 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总部经济助推大城市经济转型综合分析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及梯度转移理论
第二节 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第三节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节 梯度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第二节 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节 增长极理论及其局限性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
第九章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第四节 循环经济理论与创新分析
第五节 各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区域差异理论
第二节 地域分工理论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群的概念与功能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第四节 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规划
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一节 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
第二节 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
第三节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方略
第四节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第五节 意大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重点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20世纪30年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区域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这样,以单个厂商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逐渐发展成宏观区域决策的理论。
1.区位论研究
(1)古典的区位论。区位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后经过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的研究,以及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的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区位是指厂商经营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少的地点。但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聚集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如果工资成本节约和聚集所产生的生产成本节约之和小于运输成本的增加,则原有区位不变;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当把工厂迁至工资较低的地方或聚集区域。韦伯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效应,把由此所决定的最小生产成本作为厂商选择最优区位的标准。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认为,生产成本最低点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因为生产成本的低下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他们认为现代经济活动中市场对生产活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而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其中做出很大贡献的学者为克里斯泰勒。他在德国南部进行调查后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与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泰勒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与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相提并论的是德国经济学家廖什的市场区位论。他在详细考察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生产区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具有多种因素变动分析的动态区位模式。他的理论特点是把企业的生产区位与其市场结合起来,并把生产和消费放在市场区位中进行研究。廖什也把寻求最大利润作为工业区位决策的出发点。在此前提下,对每一假定离散的生产和消费点,分别建立消费分布和资源分布的距离函数,并认为每个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范围是由资源供应范围和消费市场需求范围共同决定的。特定的市场需求确定了可能吸收的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空间分布范围,特定的资源范围也可以确定特定的市场范围,这两个范围就是厂商的生产区位和市场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