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概要

¥31.10¥31.1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本书原名《国学研究》,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以广义的经目为范围(包括《十三经》等),论述各经的内容、体制、优劣等。史部以《二十四史》为范围(从《史记》至《明史》),论述史学的来源、史部的种类,剖析各史的内容、优劣。子部以周秦诸子为范围,论述古代诸子的大概情形、各子书的内容,并于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嬗递,加以简要分析和说明。集部以自汉以来及《四库全书》有著录的重要作家文集为范围,分“总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与“诗文评类”进行论述,并于各集的抉择去取、各家的学问根源,加以简单说明,以使读者明了集部的概状。

 

目 录

经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一 什么叫做“经”
  二 “经名”的来源
  三 “经目”的递增
  四 经书的“体制”
  五 经书为后世一切学术的所宗
 第二章 《周易》
  一 什么叫做“易”……“周易”
  二 《易经》内容的“形成”
  三 《周易》上下经文体的大概
  四 《周易》为千古文章之祖
 第三章 《尚书》
  一 什么叫做“尚书”……“古今文尚书”
  二 《尚书》的“体制”……“十例”……“六体”
  三 《尚书》文章的“概状”与其“特点”
  四 《尚书》文章的“体式”为后世文家所取法
 第四章 《毛诗》
  一 什么叫做“诗”……“诗经”……“毛诗”
  二 《诗》的“六义”和“四始”
  三 《诗经》的“体式”与其“大义”
  四 《毛诗》的“篇什”与其“概要”
 第五章 《礼经》三书——《周礼》……《仪礼》……《礼记》
  甲 《周礼》
   一 《周礼》的“名称”
   二 《周礼》的“制作”
   三 《周礼》体例的“概要”与其“文章”
  乙 《仪礼》
   一 《仪礼》的“名称”
   二 《仪礼》的“篇第”
   三 《仪礼》的“文章”
  丙 《礼记》
   一 《礼记》的“制作”
   二 《礼记》的“内容”
   三 《礼记》的“文章”
 第六章 《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甲 《春秋经》
   一 《春秋》的“意义”
   二 《春秋》的“体例”
  乙 《左氏传》
   一 《左氏传》的“概要”
   二 《左氏传》的“文章”
  丙 《公羊传》……《谷梁传》
   一 《公羊传》……《谷梁传》的“概要”
   二 《公羊传》……《谷梁传》的“文章”
  丁 《春秋》三传的“总评”
 第七章 《论语》……《孟子》
  甲 《论语》
   一 《论语》的“概要”
   二 《论语》的“篇次”与其“文章”
  乙 《孟子》
   一 《孟子》的“概要”
   二 《孟子》的“篇次”与其“文章”
 第八章 《孝经》……《大学》……《中庸》
  甲 《孝经》
   一 《孝经》的“概要”
   二 《孝经》的“章次”
  乙 《大学》
   一 《大学》的“概要”
   二 《大学》的“章次”
  丙 《中庸》
   一 《中庸》的“概要”
   二 《中庸》的“章次”
 第九章 《尔雅》
  一 《尔雅》的“概要”
  二 《尔雅》的“篇次”
史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一 “史学”的来源
  二 “史目”的递增
  三 “史部”的种类
  四 各史“例目”的异同
 第二章 《史记》
  一 《史记》的“体制”
  二 《史记》的“文章”
  三 《史记》的“批评”
  四 《史记》的“考证”
 第三章 《前汉书》
  一 《前汉书》的“体制”
  二 《前汉书》的“缺失”
  三 《前汉书》的“优点”
  四 《史》《汉》的“比较”
 第四章 《后汉书》
  一 《后汉书》的“体制”
  二 《后汉书》的“文章”
  三 《后汉书》的“批评”
 第五章 《三国志》
  一 《三国志》的“体制”
  二 《三国志》的“缺失”
  三 《三国志》的“优点”
 第六章 《晋书》
  一 《晋书》的“体制”
  二 《晋书》的“批评”
 第七章 《宋书》
  一 《宋书》的“体制”
  二 《宋书》的“批评”
 第八章 《南齐书》
  一 《南齐书》的“体制”
  二 《南齐书》的“批评”
 第九章 《梁书》……《陈书》
  一 《梁书》和《陈书》的“体制”
  二 《梁书》和《陈书》的“批评”
 第十章 《魏书》
  一 《魏书》的“体制”
  二 《魏书》的“批评”
 第十一章 《北齐书》
  一 《北齐书》的“体制”
  二 《北齐书》的“批评”
 第十二章 《周书》
  一 《周书》的“体制”
  二 《周书》的“批评”
 第十三章 《隋书》
  一 《隋书的》“体制”
  二 《隋书》的“优点”
  三 《隋书》的“缺失”
 第十四章 《南史》……《北史》
  一 《南史》和《北史》的“体制”
  二 《南史》和《北史》的“批评”
 第十五章 《旧唐书》……《新唐书》
  一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体制”
  二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比较”
 第十六章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一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体制”
  二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比较”
 第十七章 《宋史》
  一 《宋史》的“体制”
  二 《宋史》的“批评”
 第十八章 《辽史》……《金史》
  一 《辽史》的“体制”和“批评”
  二 《金史》的“体制”和“批评”
 第十九章 《元史》
  一 《元史》的“体制”
  二 《元史》的“批评”
 第二十章 《明史》
  一 《明史》的“体制”
  二 《明史》的“批评”
子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道家类
 第三章 法家类
 第四章 名家类
 第五章 墨家类
 第六章 儒家类
 第七章 杂家类
 第八章 兵家类
集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楚辞类
 第三章 别集类上——汉魏六朝的别集
 第四章 别集类中——唐宋两朝的别集
 第五章 别集类下——元明清三朝的别集
 第六章 总集类
 第七章 诗文评类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章 总论
  一 什么叫做“经”
我人研究经学,在未曾读经以前,有个先决的问题,便是要明了什么叫做“经”?按之《说文》:“经,织也。”《玉篇》:“经纬以成缯布也。”经字的最初意义,原来是指“织物的经纬线”而言,织物而没有经纬线,那就不能造成缯布。推之于治天下之道,真是千头万绪,很难着手,须得立个“纲领”,行事才有条理,也正如织物的须有“经纬线”一样;因此“以经纬成缯布”之说,便可借为“经纶天下”之意。《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这是由“经纬”假为“经纶”的一个例证。
又按《周礼·天官·太宰》说:“以经邦国。”注日:“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也。”经既可以作“法”解,则凡古代圣哲言行政教之载在典籍,其能垂训戒而作“法则”的,我们都得尊称它为经。王逸注《离骚》,他又说:“经,径也;如路径无所不通,可常用也。”如是,则经之为义,经之为书,简直可以算它是:“示人以修身,处世,治国,施政的大道,常用之而无所不通了。”
我现在再根据上面的话,总括起来,为经字下个“界说”道:“凡古代圣哲的言行政教,其载在典籍,可以垂训戒而作法则,示人以修身、处世、治国、施政的大道,能常用之而无所不通的,才得称它为‘经’。”
  ……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