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135.00¥135.0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内容简介

  这部学术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的科研成果。本书正确处理与解决了中华文化史、北方区域文化史与各民族史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各文化系统由多元向一元转化,一元文化包含着多元的内容,多元与一元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转化的辩证逻辑——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观点。论者正确处理与解决了专史的体系展开、大背景轮廓(中华民族的整体、中国历史的全局以及世界文化史的全局)的勾勒与北方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鲜明地提出中华文化观念,第一次为北方民族文化立传,并在此观点下展开研究。这部专著围绕18个母题作横向考察。纵横交叉,揭示了北方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这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著作,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著作。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原始文化 

  第二章 哲学思想

  第三章 宗教

  第四章 神话

  第五章 习俗(上)

  第六章 习俗(下)

  第七章 语言和文字

  第八章 文学

  第九章 史学

  第十章 音乐歌舞

  第十一章 美术

  第十二章 岩画艺术

  第十三章 石窟文化

  ……

  结语

 

前言

  再版序言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是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的主要成果。自出版以来,以其丰富的内容、高水平的研究、重大的学术价值,而获得国内外学界的好评。 

  这部学术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的科研成果。本书正确处理与解决了中华文化史、北方区域文化史与各民族史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各文化系统由多元向一元转化,一元文化包含着多元的内容,多元与一元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转化的辩证逻辑——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观点。论者正确处理与解决了专史的体系展开、大背景轮廓(中华民族的整体、中国历史的全局以及世界文化史的全局)的勾勒与北方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鲜明地提出中华文化观念,第一次为北方民族文化立传,并在此观点下展开研究。这部专著围绕18个母题作横向考察,纵横交叉,揭示了北方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这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著作,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著作。 

  本书以丰富的文史资料与考占学资料,运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和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究方法,对我国三北边疆古代民族、古代文化作了深入的挖掘与论述,并雄辩地论证了三北边疆及这些古族、古文化是中华历史、中华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中原历代王朝、中原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亲源关系,正面批驳了国际上种种反华分裂的观点与思潮(如所谓“长城以非中国论”、“新疆维吾尔族非中华论”等等);纠正了国内学界在这些问题上的误区,这在华学术史上还属首次。这部论著将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巩固与发展民族大团结,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这个课题的跨学科的研究,经过三北学界七十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十年艰苦努力,圆满地完成了这个重点项目,为创建中国北方文化史学科奠定了基础,并为国家培养锻炼出一支具有综合学科研究能力的学术队伍。 

  论著出版之后,有众多专家学者发表评论。西夏史专家李范文、陈通明认为在学术观点上,该书“以一种开放的、全方位的眼光看待中华文化”。于夫的《建构文化史学的新框架》一文中认为此“提出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区域的科学界定,形成民族文化史学的新框架”,“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历史文化与功能的叙述方式”,“保留实事求是,无限开放的历史文化取向”。李炳海博士最后着重子出“本书的开放性是它居于学术学术的制高点上,并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保持本领域学术前沿的地位”。 

  著名民族学家孟广耀研究员一再指出本书“某些方面的学术价值至少在本世纪头几十年中能够保持相当的地位”。 

  傅道彬博士、民族史学家冯继钦先生、文艺学家张松泉教授、青年学者陈永宏、喻权中等均对本书的学术成就作出积极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物报》、《黑龙江日报》、《北方时报》均刊发评论文章。 

  本书第一版面世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曾荣获1998年黑龙江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应广大读者的需求,本书进行了认真修订,使其更趋完善。我们期待着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成长出更多的北方学者,并能推出更多的学术力作。 

  张碧波 

  2000年3月2日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1.肃慎系统: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赫哲、鄂温克、鄂伦春; 

  2.夫馀系统:沃沮、夫馀、高句丽; 

  3.东胡系统:乌桓、鲜卑、柔然、室韦、契丹、奚、蒙古、达斡尔、锡伯; 

  4.匈奴系统:匈奴及乌孙、月氏等西域诸胡; 

  5.突厥系统:丁零、敕勒、铁勒、突厥、回纥——回鹘——畏兀儿; 

  6.氐、羌系统:吐谷浑、党项。 

  根据上述可知,我国北方民族及其文化亦是多元的,并在多元辩证发展中不断形成统一体,如戎狄之于商周,匈奴族之于秦汉,鲜卑族之于魏晋南北朝,突厥族之于隋唐,契丹、女真族之于两宋,蒙古族之于元代,满族之于明清。根据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发展的历史实际,在其构成北方文化系统的历史进程中,应该说构成了与农业文化区系相对峙的草原游牧文化圈,而这个草原文化圈因自然地理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可划分若干相互关联又有差异的地区文化圈:如东北亚文化圈(包括东北三省、内蒙东北部和西北部);海岱文化圈(包括渤海湾、山东半岛、河北北部及京、津地区);蒙古高原文化圈(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北黄土高原文化圈(包括甘肃、青海、新疆以及古西域地区)。北方古文化圈之间相互叠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与中原农业文化圈不断发生接触、汇合、交流与融合,这两大文化圈的并峙、交流与融合,决定性地影响着中华文化,并给世界文化以重大影响。 

  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史料只保存在极少量的民族列传之中,就在这极少量的民族列传中,可用为文化史的史料更加少得可怜,作为专章论述的,只在草原游牧区与农业区的接触地带的地理风俗文化上有简略的记述,从中既可窥见北方之风习,又可见出北文化融合后的文化变异。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