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

¥29.00¥29.0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艺术审美教育书系: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主要内容包括:仁学本体论、在美育思想史上的地位、孟子的心性之学与人格精神的培养、心性之学的美学意义、鉴赏论与人生境界——乐、共同美感与“与民同乐”、“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荀子的礼乐论、人性恶与礼乐的产生、礼教的内容与形式等。

目录
引论 礼乐文化与美育思想
  一、源远流长的先王之乐
  二、周公制礼作乐与西周的礼乐教化
  三、“礼崩乐坏”与美育思想的产生
  四、礼乐文化与艺术的原创精神
原本篇 儒家美育思想及道墨法的批判
 概论
 第一章 孔子的礼乐教化与仁学本体论
  一、礼乐教化实践
  二、对礼乐的反思
  三、诗教思想
  四、仁学本体论
  五、在美育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孟子的心性之学与人格精神的培养
  一、心性之学的美学意义
  二、鉴赏论与人生境界——乐
  三、共同美感与“与民同乐”
  四、“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第三章 荀子的礼乐论
  一、人性恶与礼乐的产生
  二、礼教的内容与形式
  三、乐——道志与乐心
  四、乐合同,礼别异,美善相乐
  五、结语
 第四章 《易传》的艺术哲学思想
  一、“立象以尽意”与形象思维
  二、文化与审美
  三、道论与艺术本体
  四、生命哲学与艺术生命
 第五章 《乐记》的美育思想
  一、人性论与乐的本源
  二、乐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
  三、乐的功能及礼乐关系
  四、寓教于乐
 第六章 相反相成,不同而和——道墨法的批判
  一、“行不言之教”——道家的批判
  一、“非乐”——墨家的批判
  三、“文学害法”——法家的批判
发展篇 儒道释并行互渗与美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高扬理性精神。儒家的理性,主要是实践理性即道德理性。儒家的理性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是与巫术和宗教神秘主义相对立而高扬一种人文精神。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信鬼,不言死,对于鬼神敬而远之,完全以一种现实的理智的态度看待社会人生。孔子虽信“天命”,但天命不是迷信鬼神,而是指人尚无法完全把握的客观规律。孔子所处时代,许多客观规律和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的起源、人之生死问题,都是人的认识所未达到的领域。到战国时代的后期,荀子则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一方面说明儒家所说的天命主要是指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历史发展,荀子对天命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孔子之后的儒家都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人文精神,从这种人文精神出发,儒家的治世方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理想的谋求,从不寄于宗教鬼神,而是坚信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礼乐文化才是文明进步的根本途径。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艺术不发达,与这种人文精神的深刻影响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儒家理性精神的第二层意义,则是以道德节制欲望,以理智统帅情感。这正是在中国古代礼与乐总是联为一体的原因所在。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道德有理智,而道德、理智是文化教育的结果。《国语·楚语上》云:“教备而不从,非人也!”为什么?因为人的道德和理智都是从诗书礼乐教育中得到的,不接受教育就意味着不要道德不要理智而只存本能欲望,这与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对于人的欲望的消极面,古人早有认识,早有警惕。《尚书·太甲》就有“欲败度,纵败礼”的警句。儒家完全继承这一思想传统,苟子甚至把欲望看成是罪恶的根源,《乐记》最早提出“灭天理而穷人欲”的问题。总之,儒家认为,人的欲望虽不可免,但不能放纵,不能任其自流,必须用道德用理智来节制,既给予一定的满足又不能过度,“发乎情性而止乎礼义”很恰当地概括了儒家的基本观点。
  ……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