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册)

¥36¥36.0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下)》吸取近年研究成果,除以王朝演变和时代变迁为主脉讲述中国历史外,还兼及政治经济制度、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力图全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中国古代历史的面貌。《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下)》共分四章,叙述自隋唐五代到清的中国历史。《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下)》经专家审定,适合师范院校本、专科教学使用。

 

目 录

第一章 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叙 说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二、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发展大势
  三、隋唐五代时期基本史料
 第二节 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隋朝的政治革新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隋炀帝的统治与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从太原起兵到开元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二、唐初的政治制度
  三、贞观之治
  四、武周政治
  五、开元之治
 第四节 安史之乱及唐后期政局
  一、安史之乱
  二、藩镇割据
  三、南衙北司之争
  四、朋党之争
  五、农民大起义与唐的灭亡
 第五节 五代十国
  一、五代更替
  二、十国兴亡
  三、五代十国的特点
  四、后周世宗的改革
 第六节 唐五代的封建经济
  一、经济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
  三、五代十国的社会经济
  四、封建生产关系的深化与扩大
  五、社会阶级、阶层
 第七节 隋唐五代的民族关系
  一、突厥的兴亡
  二、薛延陀与回纥
  三、吐谷浑与吐蕃
  四、南诏
  五、鞑靼族与渤海国
  六、契丹
 第八节 隋唐五代的中外交往
  一、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与朝鲜、日本的文化交往
  三、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与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九节 隋唐五代的科学文化
  一、宗教和哲学
  二、经学和史学
  三、文学艺术
  四、科学技术
 ……
第二章 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宋、辽、夏、金、元时期
第三章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时期
第四章 成熟与繁荣的清时期
大事记
后 记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隋唐五代,统治者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史学十分重视。隋文帝曾下令,禁止私人“撰集国史,臧否人物”②,以此来扭转汉魏以来私家修史的风气。唐朝建立后,太宗重视“以古为镜”,设立史馆,任命史官编撰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为监修。从此,官修正史和宰相监修成为定制一直沿袭下来。

  唐朝修撰的正史共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李延寿私自编修而为官方批准的《南史》和《北史》。由于梁、陈、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所以后来又编修了《五代史志》十种,这就是现在《隋书》中的十志。
  五代后晋时,史官又修成《旧唐书》200卷,这是第一部记录唐朝历史的著作。参与修撰的官员有张昭远、贾纬等人,因成书时刘昫为宰相监修,故后世署名刘晌撰。书名原为《唐书》,后冠以“旧”字,以与宋修唐书(即《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相区别。
  正史以外,唐朝还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史学批评和理论著作——《史通》。全书成于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为刘知几(公元661-721年)所撰,共20卷,分内、外两篇,在全面总结唐代以前史学成就的基础上,对史书源流、体例、编纂方法、史料选择、人物评价、史事记述及史书得失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评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史学主张。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从当时客观形势出发。他反对是古非今,认为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他对史学著作中出现的宿命论观点进行批判,并特别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刘知几进步的历史观。
  刘知几指出,史学家要兼有才、学、识“三长”。“才”指准确的表述能力,“学”是渊博的历史知识,“识”指对历史问题的精辟见解。“三长”之中,而尤以“史识”最为重要。他主张,撰修史书要“不掩恶,不虚美”,提倡“直笔”,“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反对穿凿附会,阿世取容。这些卓越的见识,对后世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典章制度方面,唐朝有《唐六典》和《通典》两部重要著作。《唐六典》成于开元二十七年,共30卷,为李林甫奉敕编撰,是一部以开元年间现行的职官制度为本,追溯其历代沿革源流,以明设官分职的典章著作。书中保存了大量唐朝前期的田亩、户籍、赋役、考选、礼乐、军防、驿传、刑法、营缮、水利等制度和法令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述历代典章制的通史,为杜佑(公元735-812年)所撰。这部书是杜佑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加以扩充、改编而成的。全书共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各门再分子目,每事以类相从,上起先秦,下至玄宗天宝末年(肃宗、代宗以后的史实多以夹注的形式补入),对每一制度,都条贯古今,溯源明流,详其沿革始末,并征引了很多前代和当时人的重要议论。《通典》的问世,创立了一种新的史书体裁——政书体,后来的“三通”“九通”“十通”以及各种会要、会典的编纂,都是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杜佑对史学的社会功用,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写作《通典》的目的是“征诸人事,将施有政”①。通过对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考察,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活动提供直接有益的指导。他摒弃过去史家轻视经济的传统,把食货列为九门之首,食货中又以田制居先,体现了杜佑卓越的经世思想;他反对“非今是古”,主张“随时立制、遇事通变”,这种古为今用的治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过,《通典》中《礼典》达100卷,占了全书卷数的一半,这是杜佑维护封建礼教立场的反映。
  历史地理方面,以地志和图志成就最大。隋朝裴矩曾撰成《西域图记》3卷,记述了西域44国的风土人情、山川形势以及取往“西海”的交通路线,并配有地图,可惜原书已佚。唐代各州普遍纂修图经或地志,如敦煌石室遗书中就有《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P.2695)、《西州图经》(P.2009)、《沙州伊州地志》(S.367)等。当时还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流传下来比较完整的只有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全书40卷,分10道47镇,记述了各郡县的户口、物产、山川古迹、道里、贡赋、地理沿革等内容,是研究唐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著作。原书各镇篇首皆有地图,北宋时图佚,故又称《元和郡县志》。
  唐朝地志中较有名者,还有懿宗时樊绰《蛮书》。此书又名《云南志》,共10卷,系统记录了当时云南地区蛮族和其他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山川地理、民族分布、风土人情及生活习俗等,是研究云南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