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27¥27.0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凝聚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美术教学理论教材,全书分三编。第一编美术教学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美术教学的前提、理论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演变及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第二编美术教学方法,主要论述了美术教学设计、内容及方法、评价和研究;第三编美术教学研究,主要阐述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研究及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等。

  本书汇集了大量国内外美术教学理论及方法方面的素材,力求呈现美术教学的多元化面貌及发展趋势,给美术教师进行新的课程教学改革以很大的启示。

  本书使用范围广泛,除作师范院校本、专科,美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外,亦可为爱好美术教育的广大社会读者选用。

 

目录

  引言 站在新旧百年的交界线上

  参考文献

  第一编 美术教学理论基础

   第1章 美术教学的前提 

    1 三个命题

     1.1 美·艺术·美术

     1.2 未完成的人

     1.3 多元智能理论

    2 美育、艺术教育与美术教育

     2.1 美育

     2.2 艺术教育

     2.3 美术教育

    3 社会与美术教育的发展

     3.1 全球化趋势

     3.2 我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3 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

    1 教学理论的发展

     1.1 教学的定义

     1.2 教学理论演变的慨述

     1.3 后现代教学理论

    2 美术观念的演变

     2.1 现代主义美术

     2.2 后现代主义美术

    3 视觉认知与美术能力发展的研究

     3.1 视觉认知研究的进展

     3.2 儿童美术发展研究的进展

    4 儿童世界的变化

     4.1 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

     4.2 “视觉文化”时代

     3.3 “绘画·雕塑”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4 “设计·工艺”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5 “书法·篆刻”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6 “现代媒体艺术”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

    1 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1.1 各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开端

     1.2 20世纪初注重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2 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2.1 美术教学观念转变的起因

     2.2 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3 学科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3.1 提出的背景

     3.2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学

    4 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倾向

     4.1 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倾向

     4.2 美术教学的新倾向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

    1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开端

     1.1 西洋美术传入中国

     1.2 近代中国美术教学的开端

    2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演变

     2.1 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2.2 20世纪初的美术课程标准

     2.3 自由画运动

    3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发展

     3.1 前苏联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

     3.2 文化大革命中的美术教学

     3.3 20世纪80年代的美术教学

     3.4 20世纪90年代的美术教学

    4 21世纪的中国学校美术教学

     4.1 21世纪初期的美术教育

     4.2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未来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编 美术教学方法

   第5章 美术教学设计

   第6章 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第7章 美术教育评价

  第三编 美术教学研究

   第8章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

   第9章 美术教学研究

   第10章 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结束语 新的视野与新的起点

  附录 美术教育文献索引

  后记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第1章 美术教学的前提

  1 三个命题

  1.1.2艺术(art或arts)

  何谓“艺术”?

  《辞海》(1989)中有关“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象和表现情感理想,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们的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1995)中“艺术”被定义为:①技能、技术;②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日本语大词典》(1989)中“艺术”被定义为:①学艺与技术;②与作家美的理念相对应的感觉形象的表现活动或作品。

  我国台湾学者陈朝平(2000)将“艺术”界定为:“艺术是表现艺术家的感情和思想的活动或产品,藉事物的具体形象或意念的形象来传达内容,含有美的价值或吻合美的原则,并反映地域与时代文化环境的现象,能引起观赏者的知觉活动,并产生审美的反应,获得美感情趣或了解的喜悦。”

  上述“艺术”的含义是从各个角度来界定的。《辞海》的定义侧重于艺术的本质和功能;《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论述了艺术的门类;《日本语大词典》中②的解释与陈朝平的论述则侧重于对艺术活动与艺术品的界定。

  综上论述,可对“艺术”作如下界定:

  ·艺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感性形象的表现活动或作品。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等门类。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着艺术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将不断发生演变。

  1.1.3美术(Fine art)

  ……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