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导论(修订版)

¥25.40¥25.4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修订版,与第一版相比有很大改动,删去了“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等四章,增加了“新技术和新媒体”等五章,从原先的十八章扩充到十九章,修改了第一版教材中一些陈旧的案例和观点,充实了近七年来传媒业的新发展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理论,系统全面地讲述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本书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新闻学自学考试的参考书、新闻媒介从业人员的自修用书。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 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第三节 新闻本源
 第四节 新闻要素
 第五节 新闻类别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
 第一节 新闻是一种信息 
 第二节 信息的特点
 第三节 信息量
 第四节 信息与新闻工作
 第五节 信息与客观性报道 
第四章 新闻与宣传
 第一节 宣传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第三节 事、理、情——宣传三元素
第五章 新闻与舆论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舆论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第四节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六章 新闻媒体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第二节 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第四节 近代中文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七章 当代世界传媒业
 第一节 当代世界传媒业概况
 第二节 西方国家著名通讯社
 第三节 西方国家著名报纸 
 第四节 西方国家著名电视台
 第五节 西方国家著名媒体集团
 第六节 世界著名网站
第八章 当代中国传媒业
 第一节 中国传媒业概况
 第二节 当代中国著名报纸
 第三节 当代中国著名电视台
 第四节 当代中国两大通讯社
第九章 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第四节 受众的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业而产生、发展 
第十章 新闻媒体的性质
 第一节 新闻媒体的共性、特性、个性
 第二节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
 第四节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十一章 新闻媒体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媒体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新闻媒体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第三节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第五节 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第十二章 新闻媒体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是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者
 第二节 受众的特点
 第三节 受众的细分
 第四节 新闻媒体的受众定位
第十三章 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
 第一节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第二节 社会责任论
 第三节 客观主义理论及其实践
 第四节 公共新闻学
第十四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含义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三节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第四节 公民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
 第五节 新闻法规和新闻纪律
第十五章 中国新闻媒体的工作原则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第三节 新闻传媒的群众性
 第四节 新闻媒体的战斗性
 第五节 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
第十六章 新闻选择
 第一节 新闻学关注于选择事实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七章 传媒业的管理和经营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公信力是传媒管理经营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 媒体的三种所有制和三种管理方式
 第三节媒体的三种运行模式
 第四节 集约化——媒体经营的基本路径
 第五节 从传者中心转向受者中心 
第十八章 新技术和新媒体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
 第二节 全球宽带和卫星传输网络的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
第十九章 新闻工作者的修养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媒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附录一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附录二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二则
再版后记

免费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现代社会,人们一谈到新闻,总是联想到报纸、广播、电视。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媒体,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它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边陲山寨,读报、听广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这些传播工具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媒体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来相互传递新闻。在茶馆中,在车船上,在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人们总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打听新闻。信件、电话、手机短信、电子信箱中也有新闻。另外,我们开会、听报告、研究工作,同样可以了解到不少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
  因此,我们说,了解和传播新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仅仅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它也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如果我们再稍稍注意一下,那么还会发现另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例如: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了制订正确的内政、外交的方针政策,他们就得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准确地及时地获得可靠的、全面的、丰富的现实变动的情况。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为了安排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他们就得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了解本国的以及外国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法令、政策的变动情况,了解与本企业有关的其他企业的生产动态,了解市场的动向。按中国目前情况,一家独立经营的中型企业,一般情况下要与六十来个部门、行业发生直接、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他必须了解这六十来个部门、行业的情况和变动,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党和国家有关法令,党政主管部门情况,银行利率和借贷变化,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厂商的情况,同类产品企业情况,市场行情和消费者走势,新技术研制,劳动力市场变化等等。
  ……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