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发展史

¥63.00¥63.0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贡布里希是西方当代最著名的美术史家、美学家和古典学者,《艺术的故事》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泰晤士和哈得逊美术词典称其为“有高度影响的著作”自1950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二十种文字,仅英文版就印了三十三次。
  《艺术发展史》以传统的“所知”和“所见”的区别为纲,勾勒了艺术从依靠其“所知”的原始人和埃及人的概念化方法到成功地记录其“所见”的印象主义者的方案的发展历程。但是,在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印象主义方案的自相矛盾的本性破坏了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理论著作《艺术与错觉》的研究前提。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是把关于视觉本性的传统假设运用到了艺术史,那么《艺术与错觉》则是运用艺术史来探索和检验这种假设框架的本身。因此,它们是姊妹篇。
  《艺术发展史》在行文上有一个显著特点是,作者将深刻的理论,以简淡的语言出之,意味极其隽永,堪称是一部真正的深入浅出之作。

 

目 录

中译本前言
第十二版前言
第十三版前言
第十四版前言
第十五版前言
前 言
导论 论艺术和艺术家
第一章 奇特的起源
第二章 永恒的艺术
第三章 伟大的觉醒
第四章 美的王国
第五章 天下征服者
第六章 十字路口
第七章 向东瞻望
第八章 西言美术的融合
第九章 战斗的基督教
第十章 胜利的基督教
第十一章 朝臣和市民
第十二章 征服真实
第十三章 传统和创新(上)
第十四章 传统和创新(下)
第十五章 和谐的获得
第十六章 光线和色彩
第十七章 新学问的传播
第十八章 艺术的危机
第十九章 视觉和视象
第二十章 自然的镜子
第二十一章 权力和光荣(上)
第二十二章 权力和光荣(下)
第二十三章 理性的时代
第二十四章 传统的中断
第二十五章 持久的革命
第二十六章 寻求新标准
第二十七章 实验性美术
第二十八章 没有结尾的故事
艺术书籍评介
附 录
日文版序言
注 释
索 引
译者后记
编年表
再版后记

 

作者简介

    范景中,1951年生,现任江浙江美术学院《新美术》和《美术译丛》的主编,曾有《艺术与错觉》(与林夕、李本正合译浙摄影出版社)和《贡布里希论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译、编著作发表。

 

前 言

    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本书可以向初学者展示事实状况,而不让细节把读者搅胡涂;可以帮助初学者充实学力,以便把目标更高的著作中一页页不计其数的姓名、时期和风格理出清楚的头绪,为参考更专门的书籍打下基础。编写本书时,我首先想到的对象是刚刚独自发现了这个艺术世界的少年读者。然而我一向认为给年轻人看的书无须有别于给成年人看的书;只是给年轻人看的书不能不考虑那些苛求的批评家的指摘,稍有侈谈术语或装腔作势的形迹,他们马上有所觉察,而且深恶痛绝。我根据经验知道,一旦书中存在上述弊病,读者以后终身都会对一切艺术论著心存怀疑。我真心实意地努力避开那些魔障,即使书中的讲法听起来是随便一谈的外行话,仍然坚持行文用语的浅近易懂。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回避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我希望读者切勿误会,不要因为我决定尽量少用美术史家的习语行文,就以为我有什么向他“垂教”的意思。有些人滥用“科学的”语言,不是意在启发读者,而是要读者对他们肃然起敬,难道不正是他们高高在上、坐在云端向我们“垂教”吗?
  除了决定少用术语以外,在编写本书时,我还试图遵循一些更为具体的律已准则;遵循那些准则就使我这个作者倍感艰难,但读者阅读起来可能轻松一些。我所遵循的第一条准则是,凡是我不能用插图复印出来的作品概不论述;我不想让本书蜕化为罗列名单之作.那些名单对于不知道有关作品的人简直毫无意义,对于知道有关作品的人则是多余。这条准则直接限制了我所能论述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范围,不能超出本书将要收入的插图的数目。这就迫使我倍加严格地斟酌哪些要讲,哪些不讲。随之而来的是我的第二条准则,我只能在本书中论述真正的艺术作品,排除一切只作为一种趣味或时尚的标本看待才可能有些意思的作品。作出这个决定就需要牺牲相当可观的文学趣味。要知道赞美比批评枯燥得多,而书中收入一些怪模怪样引人发笑的东西本来也可以调剂一下精神。然而我要是那样做,读者就有充足的理由质问我,既然本书只讲艺术而不讲非艺术[non-art],那末为什么我已经看出某作品令人厌恶还要让它在书中占一席地,特别是,如果收入它就要遗漏一件真正杰作的话。因此,尽管我没有宣称本书附图的作品都是代表最高水平的十全十美之作,但我确曾尽力排除一切我认为没有独特价值的作品。
  第三条准则也是要求一些自我克制。我发誓要在选择作品时不被自我作古的念头所诱惑,以免人所共知的杰作被我个人偏爱的作品排挤出去。本书的意图毕竟不是仅仅选辑一些美丽的作品,而是为那些在一个新领域中寻求门径的人编写的。对于他们,那些似乎“陈旧”的示例具有人们所熟悉的模样,可以用作受人欢迎的路标。而且,最负盛名之作实际上往往用许多标准去衡量都是最伟大的作品。如果本书能够帮助读者用新眼光去观赏它们,事实也许证明是更有益处的,比我收录一些不大出名的杰作而忽视它们要好。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