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45.90¥45.90
已下架(本产品缺货或未上线)

商品介绍

内容推荐

  本书由“绪论”和“第一篇(先秦)”组成。“绪论”首先论述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提出哲学史的定义:哲学史是“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主要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其次论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首次正式表述了作者的广义认识论。以为从广义认识论来考察中西哲学的特点,可以看到:在逻辑学上,中国传统哲学擅长辩证逻辑,而在自然观上,则发展了气一元论,这与西方人发展形式逻辑和原子论颇为不同;在伦理学上,中国传统哲学注重自觉原则,而在美学上则较早提出了言志说和意境理论,这和西方人高扬自愿原则和较早提出模仿说及典型性格理论也是旨趣不同的。“第一篇(先秦)”论述了先秦哲学围绕“天人、名实”之辩而展开的矛盾运动,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个大圆圈:孔子尊重人的理性,但导致先验论;墨子注重经验,以此反对孔子;《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原理,企图超越孔墨,但走向唯心论。之后,《管子》用直观唯物论克服了《老子》的唯心论,是唯物论的唯理论;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唯心论的唯理论;他们和早期法家都是独断论。《庄子》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惠施和公孙龙则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后期墨家进而建立了形式逻辑体系。最后由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作了比较正确的总结,达到了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之后,韩非强调斗争,《吕氏春秋》则强调统一,《易传》有丰富的辩证法,却又开了汉代神学唯心论的先河。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
  三、运用科学的比较法
  四、站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历史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一、从近代哲学革命回顾传统哲学
  二、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问题
  三、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
  四、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
  五、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
第一篇 先秦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原始的阴阳说与五行说
  第二节 “古今”、“礼法”之争与“天人”之辩的开始
 第二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
  第一节 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
   一、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
   二、仁与忠恕之道
   三、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
   四、“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
  第二节 墨子以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一、平民的哲学家
   二、“兼爱”与功利主义
   三、“名实”之辩的开始
   四、“非命”与“天志”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
   一、“礼法”之争中的否定态度和复古主张
   二、“天人”之辩上的“无为”
   三、“名实”之辩上的“无名”
   四、辩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
 第三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
 第四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篇小结
附录 索引
整理后记

×

【提醒】购买纸书后,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购书大礼包!

如果你已购买本书,请扫一扫封面右上角的二维码,如下图:

如果你未购买纸书,请先购买:

立即购买

长按图片下载到相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
朋友注册并购买后,您可赚
取消